男女主角分别是容止秦烈的其他类型小说《不见天涯路,生死白首共朝暮容止秦烈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全了个勤”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虽谨慎,却也无法坐视不理。于是我寻了些干草为他垫,又用随身药粉替他止血包扎。他道谢,话语温和。我不知他来历,只听他只字片语,似是逃难中落了单。我们便在破庙同宿。天寒露重,风从破窗灌进。他睡得不安稳,我也合不了眼。夜半时分,我看见他瑟缩着,我便把自己那半截旧毯分给他。他半梦半醒,喃喃谢我。隔日清晨,他神色好些,见我要赶路,便提议同行。我犹豫片刻,终究答应。毕竟,一人漂泊太过凄清。我们这样,肩并肩,走入广阔尘世。沿途到处是逃难人群。有人衣衫褴褛,面带菜色,慌慌张张。听他们说,北境边关吃紧,蛮族屡犯,皇帝又年老昏聩,朝堂腐败。战乱之火,一触即发。我与容止,路过许多荒野,也入过几座小镇。所见所闻,皆是民生困苦。我们的银钱不多,常以打猎换...
《不见天涯路,生死白首共朝暮容止秦烈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
我虽谨慎,却也无法坐视不理。
于是我寻了些干草为他垫,又用随身药粉替他止血包扎。
他道谢,话语温和。
我不知他来历,只听他只字片语,似是逃难中落了单。我们便在破庙同宿。
天寒露重,风从破窗灌进。
他睡得不安稳,我也合不了眼。夜半时分,
我看见他瑟缩着,我便把自己那半截旧毯分给他。他半梦半醒,喃喃谢我。
隔日清晨,他神色好些,见我要赶路,便提议同行。
我犹豫片刻,终究答应。毕竟,一人漂泊太过凄清。
我们这样,肩并肩,走入广阔尘世。
沿途到处是逃难人群。有人衣衫褴褛,面带菜色,慌慌张张。
听他们说,北境边关吃紧,蛮族屡犯,皇帝又年老昏聩,朝堂腐败。
战乱之火,一触即发。
我与容止,路过许多荒野,也入过几座小镇。
所见所闻,皆是民生困苦。我们的银钱不多,常以打猎换些粗粮温饱。
偶尔投宿客栈,却也住不起好房,只能在柴房或屋檐过夜。
容止没有半句怨言。他受过伤,却硬扛着风霜。
一次夜里,我们遇到狼群,他拼死护我,身上又添几道血痕。
我看着他的苍白脸色,心中酸楚。
五日后,前方出现了雄关高城,旗帜上写“镇北”二字。守卫盘查十分严厉,没有路引不让通过。
我和容止正犯难时,一队军马骤然经过。那领头将领,身披墨蓝铠甲,神色刚毅。
他扫了我们一眼,示意侍从盘问。
容止把我们说成是逃荒流民,无处可去。
那将领目光锐利,看出我们不像奸细。于是让我们随侍从回军营做进一步核查。
就这样,我第一次踏入军营。
刀枪林立,旌旗肃杀。营中有条不紊,却也透着风雨欲来的危机感。
那将领名叫秦烈。
在我身侧,为我挡箭挡刀,我也拼命施展剑术护他。刀风呼啸,血流满地,我不知砍倒多少敌人,只觉得杀到手臂麻木。
日暮时分,我们险胜一阵,却也损失过半。
容止背中一箭,血流不止。我扶他回营,心如刀绞。
军帐里,医官忙得焦头烂额。哀嚎声不绝于耳。容止昏迷一夜,命大捡回一条命。
我握着他的手整夜不眠。
此后几日,局势更紧。蛮族步步逼近,后方援军却毫无音信。
秦烈愤怒却无奈,朝廷对他的猜忌与打压,让前线危在旦夕。
当晚,大帐里有人主张弃城逃命。也有人说要拼死坚守,还有人暗暗劝降。群情激荡,难有定论。
秦烈怒道:“我等戍边为的是百姓,是这片土地!若弃城,蛮族长驱直入,黎民何辜?”
众将沉默,泪光闪烁。可士气已极度低迷,粮草匮乏。
三日后,蛮族倾巢而至。
连夜攻城。那是我见过最惨烈的一战。城门破碎,守军寡不敌众。
我与容止随前锋营先行厮杀,却被无尽的敌兵包围。秦烈奋勇当先,血洒城头。
最终,城破。火光冲天,哭喊震耳。
秦烈率残部在城墙上决死抵抗。我亲眼看见他周身浴血,却仍撑着长枪,誓死不退。
可蛮族人潮涌来,将他淹没。
容止拖着我,硬冲出一条血路。再不走,就要葬身火海。
我哭喊着想回去救秦烈,却无能为力。
破城的嘶吼声犹在耳边,火光与血像噩梦般笼罩。
我们跑到城外土坡,看那座城在烈火中焚毁。
再多英魂,也终成灰烬。
容止轻轻遮住我的眼睛:“别看。”
我失声痛哭。秦烈将军与那些守城将士,多半死于乱军。他们的牺牲,谁又会记得?
那夜,我们背井离乡,继续流亡。
我不知自己还能往哪儿去,只觉得胸中悲怆。
日清晨,我与容止稍作休整。
他伤势较重,却依然说要继续赶路。
龙衍山已非久留之地,南王势力庞大,我们只能先行离开。
山林茂密,岔路繁多。
我们绕来绕去,终在第三天下午走出群山。再往前行,是更广袤的地界。
路上,我们打听到许多传闻。有人说,朝廷风雨飘摇,各地起义不断
有人说,北方蛮族已占多座城池
有人说,南王在暗中拉拢人心,图谋不轨。
这些消息更让我心情沉重。容止看着我,一言不发,默默陪伴。
路过一条官道,我们遇到一群无主流兵。
他们衣衫破旧,刀甲残破,像一群被遗弃的士卒。
一个看似首领的人上前拦住去路,声嘶力竭:“给点吃的,救救我们。”
我忙拿出干粮分给他们。首领接过,泪眼朦胧:“我们原本是边关守军。可朝廷不发军饷,主将弃我们不顾。弟兄们活活饿死大半,我只好带剩余的人逃。”
我听得心酸。又问他们今后打算,他悲哀地笑:“还能怎样?战乱四起,朝廷不仁。我们或许只能当流寇,四处抢掠才能糊口。”
这话让我一震:若这等散兵继续增多,岂非助长天下乱象?百姓又要遭殃。
我茫然地看着容止,他也叹息无言。
随后,我们继续前行。
那支流兵默默跟在我们后方,似乎把我当成最后一张粮票。
他们没有恶意,却也迷失了方向。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一处荒废村庄。房舍塌陷,炊烟不见。看来早已被战乱祸及。
我们在村头的一座残破祠堂休息,流兵们也都跟过来。有人捡柴生火,有人翻找破旧粮囤。
我站在祠堂前,看那断壁颓垣,一片苍凉。
心底忽然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悲伤。若天下就这样乱下去,千千万万的人都要流离失所。
容止走到我身边,轻声道:“我看得出,你
若这些起义军不服管束怎么办?会不会酿成内乱?
我明白他们的担心。
我把那首领叫来,对他说:“你们犯过错,要重获信任并不容易。我给你三个月试用期,若表现无害,我会让你在队中担任统领之职;若违令,我必不留情。”
他痛快答应。
我也不再多说。时局动荡,人心难测。唯有慢慢磨合。
随着这支起义军的加入,我们的兵力增至五六百。
还有百姓加上辅兵,总人数过千。
阵容已不算小。
容止领了几位识字能谋划的人,一起制订训练、屯粮、分工等事项。
荒地修缮、村寨设防也都提上日程。
我每日起早贪黑,与大家同吃同住。有人疑惑为什么要费力建设村寨,而不是趁着乱世到处抢夺。
我只答:“我们要在此安家,给更多流民一个活路。抢掠只会加深仇恨。”
慢慢地,大家开始信服。每一分粮食和防具,都是艰苦得来。
每一次安定的夜晚,都弥足珍贵。
然而,平静没有维持太久。
半个月后,一件意外发生:有一支南王的先遣部队闯入我们地界,抢走了我们刚收的粮食,并扬言此地归南王所有,不得擅自驻军。
我得知后大怒,立刻组织人马赶到事发地。
但那支先遣部队行动迅速,抢完就走,已消失在荒野。
南王果然开始扩张。他比朝廷更凶狠,也许更有野心。
我不甘心被欺压,当即率人追踪。
一番搜寻后,我们在山林中截住那支先遣部队。对方约两百骑兵,装束精良,战马迅猛,远胜我们。
可我不想退。
既然他们明目张胆劫粮,就该付出代价。
激战爆发。对方骑兵冲击,势如破竹。
我们只能拉出简陋木栅格挡。容止亲自带弓箭队射击马匹。
一番死战后,我们终于击退敌人,夺回粮袋。可己方
我疑惑:北方不是蛮族战线吗?怎么会有如此规模的溃军?
等他们进入我们防区边缘,我率人出营查看。只见数百残兵护着上千平民,衣衫褴褛,个个面有菜色。他们见到我们,露出惊恐之色,似怕再被攻击。
我上前喊话:“我乃渺云军云渺。你们若安分,不会遭难。是从何处来?”
一名看似将领的中年男子疲惫上前,沉痛说:“我们原属镇北军,边关失陷,被蛮族攻破,只能一路撤退,护着百姓逃到此处。”
镇北军……我脑海里瞬间浮现秦烈将军与那一场惨烈血战。
难道他们也是与蛮族作战后的残部?
我收起剑,问:“可有秦烈将军消息?”
那男子面色黯然:“秦将军他……战死。我们一路逃来,死伤无数。”
我心如刀绞。果然,秦烈还是没能逃过那场灭顶之灾。
见他们伤病累累,我决定接纳。
让他们先暂住我们的营地附近,分配些粮食。
容止担心人数太多,我们口粮短缺。我却想:若不帮这些流民,让他们自生自灭,我们与黑暗有何区别?
经过几天相处,镇北残兵对我产生信赖。
他们知道我曾随秦烈守边,也知我是云家遗孤。
有更多伤兵自愿加入渺云军,队伍愈发壮大。
我看到其中不少人仍忠于朝廷,却痛恨腐朽的帝王和官员。
那种矛盾和痛苦,深深刻在他们眼中。
我想,也许他们真正想效忠的是天下百姓,而非那个坐在金殿上沉迷享乐的昏君。
十数日后,我们在此片土地上建立了多处营寨。
百姓耕种、兵士操练,渐渐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雏形政权。
外界传言四起。
有的说我们是义军;有的说我们是乱党;也有人说,云家后人归来,要与朝廷和各路诸侯争衡。
我不想争名夺利,却不得不面对这滚滚大势。
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