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来整合,报送。”
我没吭声。
他补了一句:“原牵头人陈述,可以将资料上交,由办公室归档。”
会议室很安静,几双眼睛偷偷看我。
我抬头,语气平静:“我会按规矩交。
但资料很多,有些归档条件还不完备。
还请领导再给两天整理时间。”
冯跃想说什么,但局长抬手:“可以,资料重要,得认真。”
我知道,他已经在暗示我不要闹事。
回办公室,我收到了一封新邮件。
标题是:“调研档案编号修订通知”,落款是纪检监察办公室。
邮件正文中,提到部分档案信息需重新编号、归入新的监察目录,相关材料需统一移交、留档备查,牵头人需配合纪检办单独走一轮“交接程序”。
我脑子里第一时间闪过的是:他们开始清洗痕迹了。
纪检监察如果介入了,那意味着内部已经有人主动提交了“问题线索”,准备做一次有控制范围的调查。
而这个时候,如果我配合,他们会“保护”我——至少不会动我。
但代价是,永远闭嘴。
我点开附件,看到了文件清单,最后一条赫然写着:“关于晟源-永鸿旧改资金代持问题线索材料,编号重编为D-1421(非公开)”。
非公开,就意味着,这份资料不会被录入任何正式通报,不会出现在任何整改报告,只会留在内部数据库,作为某个“人事处理”的附件理由。
我盯着这行字,手指缓缓合上了电脑。
5 局外局我走出办公室,去顶楼抽了根烟。
风很大,楼下依旧是机关大院每天一样的节奏。
有人提着早餐盒跑进值班室,有人打电话抱怨昨晚值班太晚,还有人坐在车里听着收音机发呆。
一切都在继续。
我低头看着那封邮件,最终,没点回复。
晚上回到家,门口贴着物业通知:“您已欠缴管理费三个月,请尽快结清。”
我撕下纸,扔进垃圾桶。
屋里空荡荡的,妻子还没回来,儿子的书包歪在沙发一角。
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
凌晨一点,手机震了一下,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一张图片。
我点开,是一份会议纪要,上面清楚地写着:“经协调,东泽建筑后续项目可优先转入新设公司‘荣盛建设’,法人代表:冯跃。”
图片没有文字说明,没有发信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