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月月末,一个暴雨滂沱的深夜,一骑浑身浴血、几乎脱力的信使,冲破了重重雨幕,将一份染血的战报,送到了紫宸殿。
“大捷!
陛下!
朔北大捷!”
信使的声音嘶哑,带着劫后余生的狂喜,冲破雨声雷声,响彻大殿。
凤倾猛地从堆积如山的奏疏后抬起头,案上的烛火被殿外涌入的狂风吹得剧烈摇曳,几乎熄灭。
她甚至来不及等李德全呈递,几步抢下丹陛,劈手夺过那份被雨水和血水浸透、几乎难以辨认字迹的军报。
她颤抖着手,借着昏暗跳动的烛光,艰难地辨认着上面力透纸背、狂放不羁的字迹——正是谢无咎的亲笔!
“……臣幸不辱命!
自接掌军务,内整溃兵,外联义军,坚壁清野,断敌粮道。
月前,趁呼延灼骄兵懈怠,遣死士焚其囤积于黑风谷之粮草大半,狄军大乱。
臣亲率精锐,自鹰愁涧奇兵突出,夜袭敌营,血战竟夜……阵斩北狄左贤王呼延灼!
斩首万余,俘敌无数!
溃败狄骑望风而逃,我军乘胜追击,收复朔风城!
并…并连克狄虏边城十座!
拓地三百里!
云州之围已解,北境…安矣!”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凤倾的眼中心上。
阵斩呼延灼!
收复朔风!
连克十城!
拓地三百里!
巨大的狂喜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冲垮了她紧绷了三个月的神经堤坝。
她握着那份沉甸甸、湿漉漉的捷报,指节用力到发白,身体微微颤抖,一股滚烫的热流直冲眼眶。
赢了!
他赢了!
不仅解了云州之围,竟还斩了敌酋,拓地千里!
“好!
好!
好!”
凤倾连道三声“好”,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哽咽,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她猛地抬头,眼中燃烧着胜利的火焰和帝王的决断:“传旨!
北境大捷,普天同庆!
犒赏三军!
为谢卿…为谢将军贺!”
压抑了三个月的阴霾,在这一刻被狂喜的雷霆彻底驱散。
整个京城瞬间被点燃,陷入一片欢庆的海洋。
然而,在这普天同庆的喧嚣背后,凤倾的心头却悄然升起另一份更为深沉、更为灼热的期盼。
她在等他回来,等他亲口告诉她,这场奇迹是如何铸就的。
七日后,凯旋之师抵达京城。
盛大的献俘仪式在朱雀门外举行。
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得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