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走进宾馆,其中一人对着对讲机说:“目标在雪域宾馆,携带黑匣子。”
“去布达拉宫。”
陈默扯下脖子上的护身符,里面掉出张纸条,是陈雨的字迹:“阿妈在药王山壁画里藏了东西。”
他的目光望向红山,布达拉宫的金顶在暮色中闪着光,像座用铁轨堆砌的圣殿。
药王山的摩崖壁画前,林夏摸着凹凸的岩面,突然触到块松动的石砖。
她用力推开,里面掉出个铁皮盒,盒盖上刻着“台铁物资”的字样。
打开的瞬间,两人同时屏住呼吸——里面是张1949年的车票,基隆到厦门的船票,乘客姓名栏写着“林朝宗”,正是林夏祖父的名字。
“你祖父和我父亲,当年都是台铁的工程师。”
陈默拿起车票,背面用铅笔写着:“梅花花开七股,根在集美。”
他抬头看她,眼里映着布达拉宫的灯光,“他们想修一条跨越海峡的铁路,让两岸的火车头能对开。”
远处传来火车进站的鸣笛,这次清晰无比——是Z307次的汽笛声,带着柴油的轰鸣。
林夏望向青藏线的方向,却只看见满天星斗,像无数个等待被曝光的镜头。
她握紧陈默的手,发现他无名指的胎记不知何时变得鲜红,像条正在跳动的血管,连接着厦门的海和拉萨的云。
“我们去七股。”
她听见自己说,声音里有从未有过的坚定,“带着Z307次的真相,和父亲们未完成的车票。”
陈默笑了,左眉的疤痕扬起,像道新的铁路线。
他从口袋里摸出枚格桑花标本,夹进林夏的相机里:“这是海拔五千米的花,能在冰缝里生长。”
夜风送来远处的经幡声,林夏将胶片塞进相机,这次装的是全新的柯达120胶卷。
她知道,下一张照片里,会有布达拉宫的星空,和两个火车头的影子,正在高原的铁轨上,驶向同一个方向。
6 盐晶·七股盐田的双重曝光台南七股的咸风裹着细盐,像无数把小刀刮过林夏的脸。
她穿着碎花连衣裙,草帽檐压得很低,相机假装随意地挂在脖子上,镜头盖绳上系着从拉萨带来的格桑花标本。
陈默穿着浅色衬衫,袖口卷起,露出腕间的银镯,那是陈雨的遗物,此刻正随着他的动作轻响,像极了铁路信号灯的咔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