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环节中,一位议员谈及“中老年群体高血压、糖尿病频发,基层医疗系统吃紧”时,阿蒙主动起身发言。
他不卑不亢,条理分明,用一句话点题:“社区医疗不是‘看病’,而是‘未病先防’。”
他进一步提出:在组屋区设立“中西结合家庭健康站”;建立居民“体质档案”与年度调养计划;鼓励使用天然饮食疗法取代高强度化学干预;由中医师参与健康教育,提高民众自我认知能力。
他讲得深入浅出,结合大量自己在牛车水社区服务的数据,赢得台下一片掌声。
会后,一位身着淡灰西装的中年人悄然找到他。
“吴先生,我是人民行动党的张建成议员。
对你的发言非常感兴趣。”
这句话,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寒暄,更是官场递来的第一道“邀请函”。
一周后,张议员再次邀请阿蒙共进午餐。
地点在惹兰勿刹的一家传统印度餐厅,三楼有个安静包厢,窗外是雨中湿润的蕉树与半旧的骑楼。
“阿蒙,我直说了。”
张建成边喝拉茶,边笑道,“你是难得的人才,精通传统文化,又善于用现代方法落地。
我们党最近在物色新一届基层议员候选人,有没有兴趣参与?”
阿蒙沉吟片刻:“若我入政,不是为了谋利,不是为了仕途,而是为了为人做事。”
“正合我意。”
张建成点头,“这正是行动党所看重的。”
几周后,吴阿蒙以“独立顾问”身份加入宏茂桥社区发展委员会,协助设计“银发养生计划”与“低收入家庭疾病预防项目”。
自此,他正式以半个“准政治人”的姿态,步入公共治理舞台。
阿蒙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靠人脉起家,也不打“财阀支持”牌。
他靠的是逻辑、观察力、以及一种极其罕见的“预判能力”。
他提出的第一个计划是在淡滨尼区试点“社区健康储值卡”:居民每年定额获得200新币健康补贴,可用于中医诊所、小型体检、健康讲座等服务,卡中余额次年可续用。
一开始遭遇不少质疑,甚至有议员私下嘀咕:“是不是想为中医谋特权?”
但阿蒙淡然一笑:“健康本是储蓄,不是消费。
把人民当做股东,才是治理的第一课。”
半年后,淡滨尼区居民慢性病发率下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