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朽虽贫,尚不至于为百金卖客。”
进屋后,徐翁给我们倒了热茶。
我直截了当地问:“徐翁可曾造过大船?”
“最大不过十人渔船。”
徐翁摇头,“燕国不擅造船,齐人才是行家。
先生欲造何等大船?”
“能载五十人,航行……数月之船。”
屋内一片寂静。
徐翁和朱亥都用看疯子的眼神看着我。
“先生可知海上险恶?”
徐翁缓缓问道,“淡水如何解决?
食物如何储备?
风暴如何抵御?”
“淡水可用大瓮储存,食物可晒干腌制,风暴……”我停顿了一下,“需设计特殊船型以抗浪。”
徐翁的眼睛眯了起来:“先生似通航海之术?”
“略知一二。”
我谨慎地回答,“徐翁可愿助我?
报酬不会少。”
“老朽行将就木,要金何用?”
徐翁笑道,“但先生若真能造出此等神船,老朽倒想一见。
村东有片隐蔽的滩涂,可作船场。”
就这样,我的航海计划迈出了第一步。
但我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太子丹不会轻易放弃刺秦的计划,而我要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造出能横渡太平洋的船只,简直是天方夜谭。
然而,当我走出徐翁的屋子,看见初升的太阳将海面染成金色时,一种久违的希望感涌上心头。
作为船长,大海才是我的归宿,而不是某个暴君的宫殿。
无论前路多么艰险,至少这一次,命运的方向盘掌握在我自己手中。
第二章 双面图谋徐翁的渔村比我想象中还要简陋。
我蹲在海滩上,用木棍在湿沙上画出船体结构图。
徐翁和三个村里的老木匠围在旁边,眉头紧锁。
“龙骨必须延长,这样才能增加稳定性。”
我指着沙地上的线条解释,“船首要上翘,才能更好地破浪。”
老木匠田叔摇头:“荆先生所言古怪。
我燕国渔船向来平底浅舱,先生却要深舱尖底,此等怪船如何能稳?”
我抹了把额头的汗水。
五月的阳光已经相当毒辣,晒得我后颈发烫。
来到渔村已经七天,我每天都在试图说服这些经验丰富但思想保守的工匠接受我的设计。
“田叔见过海啸吗?”
我突然问道。
几个老匠人面面相觑。
徐翁点头:“十年前曾见一次,浪高逾丈,卷走半村渔船。”
“平底船遇大浪易倾覆。”
我用木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