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砚清苏锦绣的其他类型小说《状元郎他非要拉着糟糠妻一起游街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爱吃奶油松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留下我们太多回忆、也见证了我们相濡以沫岁月的京郊小院。新家宽敞明亮,亭台楼阁,仆从环绕,与昔日的家徒四壁判若云泥。但我知道,有些东西,从未改变。沈砚清入了翰林院,官职虽不高,但作为新科状元,前途一片光明。他每日处理公务,研读经义,依旧忙碌,但无论多晚回来,第一件事总是先来寻我。他会屏退下人,像以前在陋室时一样,和我分享今日遇到的趣事,或是朝堂上的见闻。应酬自然是免不了的。京中高官显贵,多的是想拉拢这位前途无量的状元郎的人。不少宴请都带着或明或暗的“相看”意味,想将自家女儿或侄女介绍给他。但沈砚清一概婉拒,若实在推脱不过,也必定会带上我一同前往。每当这时,他便会紧紧牵着我的手,向主人家介绍:“这位是内子,苏氏锦绣。”语气平淡,却带着不...
《状元郎他非要拉着糟糠妻一起游街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留下我们太多回忆、也见证了我们相濡以沫岁月的京郊小院。
新家宽敞明亮,亭台楼阁,仆从环绕,与昔日的家徒四壁判若云泥。
但我知道,有些东西,从未改变。
沈砚清入了翰林院,官职虽不高,但作为新科状元,前途一片光明。
他每日处理公务,研读经义,依旧忙碌,但无论多晚回来,第一件事总是先来寻我。
他会屏退下人,像以前在陋室时一样,和我分享今日遇到的趣事,或是朝堂上的见闻。
应酬自然是免不了的。
京中高官显贵,多的是想拉拢这位前途无量的状元郎的人。
不少宴请都带着或明或暗的“相看”意味,想将自家女儿或侄女介绍给他。
但沈砚清一概婉拒,若实在推脱不过,也必定会带上我一同前往。
每当这时,他便会紧紧牵着我的手,向主人家介绍:“这位是内子,苏氏锦绣。”
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宣告意味。
几次之后,那些打着别样心思的人家,也就渐渐歇了念头。
京城里都知道,沈状元是个不折不扣的“宠妻狂魔”,他那位出身不算高贵的夫人,在他心里,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存在。
而我,也努力适应着状元夫人的身份。
学着管理内宅,应酬往来。
但我最喜欢的,依旧是为他洗手作羹汤。
虽然府里有了大厨,但我做的家常菜,他永远吃得最香。
“还是娘子的手艺最好。”
他总会这样说,眉眼弯弯,带着满足的笑意。
那一声“娘子”,和当初在破旧小院里,他第一次笨拙地唤我时一样,带着独有的温柔。
13.闲暇时,我依然喜欢戴着那支桃木兰花簪。
府里的下人或许不解,为何夫人放着满匣的金钗玉簪不用,偏爱这支朴素的木簪。
只有我知道,这支簪子,承载着我们最艰难也最真挚的岁月,是他用仅有的温情,为我雕刻出的承诺。
时光荏苒,岁月静好。
几年后,我为沈砚清生下了一双儿女。
他依旧忙于朝政,步步高升,成了朝中举足轻重的年轻官员,但他对我的爱意,却从未因岁月的流逝而有半分减淡。
他会在休沐日,推掉一切应酬,陪着我和孩子在花园里玩耍;会在我生辰时,依旧写诗相赠,只是诗里的情意,比年少时更加醇厚深沉;他看我的眼神
里全是汗。
终于,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皇榜被几名官差高高挂起。
人群瞬间沸腾了,所有人潮水般涌向榜单,伸长了脖子,拼命寻找着自己的名字,或是亲友的名字。
我和沈砚清被人群挤得东倒西歪,根本无法靠近。
他把我护在怀里,用身体隔开拥挤的人潮,眉头紧锁,也在努力地看向那张巨大的黄榜。
“中了!
我中了!”
“哎呀,名落孙山……快看!
是李兄!
他考中第十名!”
各种或喜或悲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我的心跳得飞快,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就在这时,人群中爆发出更加响亮的惊呼和议论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榜首的位置。
“天哪!
状元!
状元是沈砚清!”
“沈砚清?
哪个沈砚清?
是那个住在城郊的穷书生吗?”
“可不是嘛!
就是他!
我见过他!
真是没想到啊!”
“寒门出贵子!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沈……沈砚清?”
我听到这个名字,整个人都懵了,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脑子里嗡嗡作响。
我下意识地抬头看向身边的男人。
沈砚清也愣住了,他怔怔地望着榜首那个耀眼的名字,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眸里,此刻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随即,巨大的、无法言喻的狂喜如同潮水般席卷了他。
他猛地低下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我,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锦绣……你听到了吗?
我……我是状元!”
我的眼泪“唰”地一下就涌了出来,不是悲伤,是喜悦,是激动,是 এতদিন 来的委屈和期盼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圆满的回报。
我用力点头,哽咽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紧紧地抱住他。
他也紧紧地回抱住我,力道大得几乎要将我揉进骨子里。
周围的喧嚣仿佛都离我们远去,这一刻,整个世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分享着这份迟来的、沉甸甸的荣耀。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才从激动的情绪中稍稍平复。
周围的人已经认出了这位新鲜出炉的状元郎,纷纷围拢过来道贺,七嘴八舌,满是惊叹和羡慕。
“恭喜沈状元!”
“状元郎大才!”
“沈夫人好福气啊!”
沈砚清恢复了平日的沉静,彬彬有礼地回应着众人的道贺,但始终紧紧
没什么,就是想吃了。”
他没再追问,只是默默地吃着,但看得出来,他吃得比平时更香些。
那晚,他碗里的饭,也添了两次。
看着他满足的样子,我心里也甜滋滋的。
这种相互扶持、彼此珍惜的日子,虽然清贫,却有着侯府从未给过我的,稳稳的幸福感。
也是从那天起,我发现沈砚清看我的眼神,似乎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不再仅仅是室友般的相敬如宾,偶尔,当他从书卷中抬起头,目光落在我身上时,会带着一种很深、很专注的暖意,像冬日里透过窗棂的阳光,不炽热,却足以融化积雪。
有一次,我接了个给大户人家绣荷包的活计,为了赶工期,熬了几个晚上。
结果眼睛酸涩得厉害,看东西都有些模糊。
沈砚清发现后,二话不说,拿走了我的针线笸箩。
“不许再熬夜了。”
他语气严肃,带着不容置喙的强硬,“钱我来想办法,眼睛熬坏了怎么办?”
我有些委屈,想说家里快没米了,但对上他那双带着薄怒和浓浓担忧的眼睛,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第二天,他破天荒地没有在家温书,而是早早出了门。
晚上回来时,他递给我一个小小的纸包。
“这是什么?”
我好奇地打开,里面是几味明目的药材,还有一小瓶据说很贵的眼膏。
“你……”我知道这些东西不便宜,他哪来的钱?
“我把之前抄书攒的,还有……把夫子赠予我的一方旧砚台当了些钱。”
他声音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心里猛地一揪。
我知道,那些书、那些笔墨纸砚,对他而言有多重要。
那方砚台,我见过,虽旧,但看得出是好东西,他平日里宝贝得很。
“你怎么能……”我眼眶一热,有些哽咽。
他却伸出手,用指腹轻轻擦过我的眼角,动作笨拙却异常温柔:“无妨,砚台没了可以再买,功名没了可以再考,可你的眼睛若是坏了……”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我会心疼。”
那一刻,窗外的月光皎洁,屋内的灯火温暖,而他眼中的认真与疼惜,几乎将我整个人都融化了。
我,苏锦绣,好像……真的对这个穷书生,动心了。
3.那句“我会心疼”,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久久不散。
自那
,只说是想处理掉些不用的旧物。
他正在凝神背书,闻言只是皱了皱眉,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被即将到来的考试占据了所有心神,只含糊地应了一声:“你自己看着办吧,别累着。”
我揣着那对耳环,第一次独自一人去了离家稍远的镇上当铺。
掌柜的掂量了一下,撇撇嘴:“仿的,还不怎么像,料子也次。
姑娘,这顶多给你……三十文。”
三十文……比我想象的还要少。
但也聊胜于无。
我正要点头,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惊讶又带着嘲讽的声音:“哟,这不是苏……锦绣妹妹吗?
怎么?
靖勇侯府的姑娘,也沦落到要当东西度日了?”
6.那声音尖酸刻薄,我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是以前在侯府时,跟在嫡姐苏锦华身边的一个二等丫鬟,名叫翠环。
仗着嫡姐的势,平日里就没少对我冷嘲热讽。
没想到今日竟在这里碰上。
我缓缓转过身,脸上尽量维持着平静。
翠环今日打扮得倒是光鲜,穿着一身簇新的绸缎衣裙,头上插着银簪,显然是攀上了高枝,或是得了主子重用。
她上下打量着我,目光像刀子一样刮过我身上浆洗得发白的布裙,最后落在我手里那对寒酸的耳环上,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讽。
“啧啧啧,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想当初苏姑娘在侯府,虽说只是个庶女,好歹也是主子。
如今倒好,为了几个铜板,连这种不入流的东西都要拿来当。
怎么?
你那位穷书生夫君,养不起你了?”
她身边的另一个丫鬟也跟着痴痴地笑了起来。
当铺掌柜的和周围几个看热闹的人,目光也变得有些玩味。
我的脸颊瞬间烧得厉害,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那对耳环。
被昔日的下人当众羞辱,这种滋味,比挨一巴掌还难受。
但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我是沈砚清的妻子,不能给他丢人。
我抬起头,迎上翠环挑衅的目光,语气平淡无波:“我与夫君如何度日,不劳你费心。
倒是翠环姑娘,如今看来是过得不错,想必是寻到了好去处?”
我的平静似乎让翠环有些意外,她原本准备看我恼羞成怒的好戏落了空,脸色不由得沉了沉:“哼,那是自然!
我如今在吏部侍郎家当差,可比跟着某些没前途的主
里,从始至终,都只有你一个。
沈砚清此生,唯一的妻,只会是你苏锦绣。”
月光洒在他脸上,给他清俊的眉眼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他的眼神那样真挚,那样坚定,仿佛带着某种能安定人心的魔力。
“我信你。”
我看着他,用力点头,眼眶又一次湿润了。
他低下头,轻轻吻了吻我的额头,然后将我紧紧拥入怀中。
“锦绣,”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明日,按例新科进士要夸官游街。
我已经……向圣上请了旨。”
“请旨?”
我有些疑惑。
“嗯,”他深吸一口气,像是在宣布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我请旨,明日游街,让你与我同乘一车,共享这份荣耀。”
我猛地抬起头,震惊地看着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与……与你同乘一车?
游街?
这……这怎么可以?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啊!”
状元游街是何等风光之事,让一个女子,还是他这个“糟糠之妻”同乘,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没有先例,我们便开这个先例。”
沈砚清看着我,眼神亮得惊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执拗和温柔。
“我沈砚清今日之荣耀,有一半是你的。
若无你昔日贫贱相守,悉心照料,何来我今日金榜题名?
这份荣光,理应与你共享。
我要让全京城的人都看看,我沈砚清的妻子,是何等贤惠淑良,值得我将她捧在手心,与我并肩而立!”
12.状元郎携发妻同游街的盛况,如同投入京城的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
沈砚清的名字,不仅与“才华横溢”、“寒门贵子”联系在一起,更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的“深情不渝”。
最初的震惊和议论过后,大多数人对沈砚清此举,都报以善意的理解和由衷的赞赏。
在这个薄情常常上演的时代,这样一份不因富贵而变质、反而愿意将荣耀与糟糠之妻共享的情谊,显得格外动人和珍贵。
而我,苏锦绣,也从昔日那个无人问津、甚至被人轻视的侯府庶女、穷书生之妻,一跃成为了全京城女子羡慕的对象。
走在路上,收到的不再是同情或嘲讽的目光,而是充满了善意和探究的注视。
不久后,圣上赏赐的府邸修缮完毕,我和沈砚清正式搬离了那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