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谢珩岁宁的其他类型小说《岁岁无君谢珩岁宁 番外》,由网络作家“丧丧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摊开掌心,龙舌兰完好无损地躺在其中。洞外传来狼嚎声。岁宁撕下裙摆给他包扎伤口,忽然摸到他怀中有硬物——半块虎符,边缘还沾着血迹。“这是......江家军旧物。”萧景弈闭着眼轻笑,“当年江将军托孤时给的聘礼,说等他闺女及笄......咳咳......”岁宁手一抖,药粉洒了满地。父亲总说给她定了门顶好的亲事,原来不是谢家。晨曦穿透冰凌时,洞外传来盔甲碰撞声。谢珩提着染血的长剑踏入,却在看见岁宁的瞬间僵住——她正用嘴含着草药,一口口哺给昏迷的萧景弈。“宁儿,跟我回去。”剑尖抵在萧景弈心口,“否则我让东宫即刻变成修罗场。”岁宁擦掉唇边药汁,忽然抽出萧景弈发间玉簪:“谢大人可知,为何殿下的簪子刻着芍药?”她将簪头浸入药汁,花纹遇...
《岁岁无君谢珩岁宁 番外》精彩片段
.....”他摊开掌心,龙舌兰完好无损地躺在其中。
洞外传来狼嚎声。
岁宁撕下裙摆给他包扎伤口,忽然摸到他怀中有硬物——半块虎符,边缘还沾着血迹。
“这是......江家军旧物。”
萧景弈闭着眼轻笑,“当年江将军托孤时给的聘礼,说等他闺女及笄......咳咳......”岁宁手一抖,药粉洒了满地。
父亲总说给她定了门顶好的亲事,原来不是谢家。
晨曦穿透冰凌时,洞外传来盔甲碰撞声。
谢珩提着染血的长剑踏入,却在看见岁宁的瞬间僵住——她正用嘴含着草药,一口口哺给昏迷的萧景弈。
“宁儿,跟我回去。”
剑尖抵在萧景弈心口,“否则我让东宫即刻变成修罗场。”
岁宁擦掉唇边药汁,忽然抽出萧景弈发间玉簪:“谢大人可知,为何殿下的簪子刻着芍药?”
她将簪头浸入药汁,花纹遇水竟浮现出江家军徽记,“十年前你誊抄江家军报时,可曾想过墨鱼汁遇水显形?”
洞外忽有马蹄声如雷。
禁军旌旗刺破晨雾,太后鸾驾停在崖边:“谢卿的密报,哀家准了。”
老人目光扫过岁宁手中虎符,忽然叹息,“只是哀家没料到,江家能把这东西藏在发簪里十年。”
5.太后的鸾驾停在崖边,金线绣的凤尾扫过雪地。
江岁宁攥着发簪的手微微发抖,簪头浸出的江家军徽记在晨光中泛着血光。
“哀家记得这簪子。”
太后抬手示意禁军退后,“当年江将军进宫谢恩,宁丫头揪着他胡子要簪子上的芍药。”
岁宁喉头哽住。
七岁那年,父亲把她举在肩头看宫灯,她非要抢太子冠上的玉簪。
后来父亲亲手雕了这支芍药簪,说:“等宁儿及笄,爹给你打十支金簪子。”
谢珩的剑尖忽然颤了颤。
萧景弈撑着岩壁起身,将虎符掷在雪地上:“谢大人伪造军报时,可想过墨鱼汁泡过的纸,遇醋会显蓝?”
岁宁猛然想起,父亲书房总备着醋坛子,说北境军报需用特制药水封存。
太后拾起虎符摩挲,忽然朝谢珩冷笑:“十年前你献上的通敌信,用的可是江家特供的松烟墨?”
山风卷起雪粒子,迷了众人的眼。
岁宁突然冲向崖边捧起积雪,混着簪头药汁往嘴里塞。
萧景弈抓住她手腕:“
告诉表哥。”
她回头冲丫鬟笑了笑,“今年的梅花酒,记得给我留一坛。”
湖水刺得骨头生疼时,岁宁模模糊糊想,谢珩书房那盆绿梅该开了。
去年他染了风寒,她连夜采梅上露水给他煎药,指尖冻得通红。
谢珩隔着屏风说:“这些事交给下人。”
却在她转身时,往她斗篷里塞了暖手炉。
腰间忽然缠上冰凉铁链。
“姑娘,得罪了。”
玄衣侍卫拽着她往岸边游,铁甲蹭过她腕上旧疤——那是十四岁为谢珩挡刺客留下的。
再睁眼时满室药香。
“江家的女儿,不该死得这般糊涂。”
月白帐外坐着个披狐裘的公子,玉冠束发,面色苍白如宣纸。
他握卷的手瘦得可见青筋,咳嗽声却压在喉间闷闷的。
岁宁盯着他腰间螭纹玉佩,突然抓起药碗。
“殿下!”
侍卫剑已出鞘半寸。
萧景弈抬手拦住,看岁宁将汤药泼在窗边兰草上。
褐汁顺着瓷盆往下淌,他忽然轻笑:“东宫的毒,原是这样浅显?”
岁宁攥紧被角。
昨夜她故意打翻书房砚台,在谢珩的公文夹层里瞧见了东宫舆图——朱笔圈着的正是荷塘方位。
“殿下救我,是为江家兵书,还是为谢珩私拓的北境布防图?”
她故意露出腕上铁链磨破的红痕。
萧景弈拿帕子掩唇咳嗽,眼尾晕开病态的潮红:“孤想要个会种芍药的医女。”
他指了指窗外,琉璃罩下几株枯枝耷拉着,“他们都说活不过立春。”
更漏声里,岁宁瞥见案头摊开的《戍边策》。
那是父亲的字迹。
2.东宫的晨雾裹着药香,檐角铜铃轻晃三声。
江岁宁端着药盅穿过回廊时,正撞见萧景弈在琉璃罩前侍弄芍药。
他披着雪青色外袍,指尖沾了泥,倒比平日添几分活气。
“殿下的药。”
她垂首将药盅搁在石桌上,余光瞥见枯枝冒出点绿芽。
萧景弈用银匙搅着汤药,忽然轻笑:“昨日说这芍药活不过立春,如今倒打脸了。”
岁宁盯着他腕上若隐若现的青筋——那是毒入肺腑的征兆,嘴上说道:“不过是回光返照。”
廊下忽有马蹄声急。
玄色骏马扬蹄踏碎满地晨光,马上人未勒缰便翻身落地:“殿下!
北境急报!”
萧景弈手一颤,药汁泼在袖口,洇开深褐痕迹。
岁宁下意识掏出帕子要擦,却被他攥住手
.....”萧景弈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渗出血丝:“第三碗要江姑娘亲手调的,才算药引子。”
岁宁怔怔望着掌心血迹。
十年前父亲也是这样咳着血,把《百草集》塞进她怀里:“宁儿记住,世间最毒的不是箭矢,是......是人心。”
萧景弈替她说出后半句,染血的唇弯成月牙:“就像江姑娘今早往药里掺的断肠草,分量刚好够毒死一只雀儿。”
<晨雾漫进窗棂时,芍药终于开了第一瓣。
3.东宫的夜色裹着药香,岁宁蹲在琉璃罩前给芍药松土,指尖沾了泥也不在意。
萧景弈倚在廊柱上看她,忽然轻咳:“你这手法,倒像在给战马钉掌。”
岁宁手一抖,花锄磕在琉璃罩上:“殿下说笑,民女只会种药。”
话音未落,墙头惊起几只寒鸦。
三日后京郊药市。
岁宁挎着竹篮混在人群中,腰间螭纹玉佩被粗布遮得严实。
这是萧景弈今晨塞给她的:“若遇险,摔碎玉佩,暗卫即现。”
“姑娘看看这味龙胆草?”
药贩掀开箩筐,底下压着张字条——“戌时三刻,城南土地庙。”
字迹凌厉如刀,正是谢珩手书。
残阳如血时,土地庙蛛网簌簌落灰。
谢珩玄色官服未换,指尖摩挲着案上《戍边策》抄本:“宁儿,你连父亲的字迹都肯给萧景弈临摹?”
岁宁盯着他腰间新换的荷包——金线绣着并蒂莲,针脚比她当年绣的齐整多了。
“谢大人截了北境军报,就为说这些废话?”
她突然扬手,三枚银针破空而去。
谢珩侧身避开,针尖钉入身后匾额,正扎在“有求必应”的“求”字上:“你以为萧景弈真能替你翻案?
他连自己中的什么毒都查不出!”
岁宁摸向腰间玉佩的手顿住。
暮色漫过窗棂。
谢珩逼近半步,官袍染了香灰也浑然不觉:“跟我回去,不然我让你亲眼看着江家案卷宗烧成灰。”
他袖中滑出半枚虎符,正是当年江家军遗失的那半块。
岁宁突然想起父亲临终时的话:“宁儿记住,虎符落地之日,便是沉冤得雪之时。”
“谢大人这戏演了十年,不累么?”
她忽然轻笑,指尖银针在虎符上轻轻一划,“金丝楠木泡药水,做旧得挺像回事。”
谢珩瞳孔骤缩。
破庙梁上忽有瓦片响
动。
岁宁趁机撞翻香炉,香灰迷了谢珩的眼。
她翻身跃出后窗,却撞进雪青色的怀抱。
萧景弈大氅裹着寒气:“孤的医女彻夜未归,原是来会旧情人?”
岁宁刚要开口,喉间突然腥甜。
萧景弈脸色骤变,扯开她衣领——锁骨下方三点朱砂痣正泛着青黑。
“三日醉......”他声音发紧,“谢珩竟对你用这种阴毒手段。”
更漏滴到子时,东宫药炉白雾滚滚。
岁宁蜷在榻上发抖,看着萧景弈将银刀在火上烤红:“三日醉无解,唯有剜去染毒血肉。
你忍忍。”
刀尖贴上肌肤时,她忽然抓住他手腕:“若我死了,把我葬在芍药丛里可好?”
萧景弈手一抖,刀尖偏了半寸:“江岁宁,孤准你死了么?”
血珠溅上他苍白的脸,像雪地里落了红梅。
晨光熹微时,岁宁在药香中醒来。
案头琉璃盏里泡着带血的银刀,萧景弈伏在榻边熟睡,眼下泛着青灰。
她伸手想碰他颤动的睫毛,却听见梦呓:“宁儿,弓箭手在东南角......”岁宁指尖僵在半空。
十年前北境城破那夜,父亲也这样念叨着布防图,把她塞进地窖。
廊下忽有脚步声急。
“报!
谢大人带着刑部的人围了东宫,说要搜查敌国细作!”
岁宁慌忙要起身,却被萧景弈按回榻上。
他指尖掠过她包扎好的伤口,突然轻笑:“你说,谢珩要是看见这个——”他扯开衣襟,心口赫然三点朱砂痣,与她伤处一模一样。
“三日醉的毒,孤陪你中。”
4.东宫的晨雾凝成霜花挂在檐角,江岁宁攥着药方的手指节发白。
昨夜萧景弈咳出的血浸透三块帕子,太医令摇头说:“若三日內寻不到龙舌兰,毒入心脉便无救。”
“龙舌兰长在雁回崖背阴处。”
她将药锄别进腰带,转头撞见萧景弈倚在门边。
他披着墨狐大氅,脸色比琉璃罩里的芍药还白,“孤同你去。”
山道上的薄雪被马蹄碾成泥。
岁宁第三次回头时,萧景弈的马已落后十余丈。
他伏在马背上咳嗽,肩头积雪簌簌滑落:“江姑娘先行......咳咳......孤随后......殿下当自己是话本里的游侠?”
岁宁调转马头,扬鞭抽在他的马臀上,“驾!”
马儿吃痛狂奔,萧景弈慌忙攥紧缰绳
1.寒露那日,檐角铜铃被北风吹得乱响。
江岁宁跪在谢府祠堂的青砖上,数着砖缝里爬过的第七只蚂蚁。
“姑娘,大人说今夜有雪,让您早些回房。”
小丫鬟提着灯笼站在廊下,影子被烛火拉得细长。
岁宁摸了摸袖中温热的玉佩——鸳鸯交颈的纹路早被摩挲得模糊。
这是十二岁那年谢珩亲手系在她腰间的,他说:“等北境安稳了,我便用八抬大轿接你过门。”
如今北境平了三次,玉佩穗子都换了五回。
“告诉表哥,我等他到子时。”
她拢了拢月白斗篷,望着祠堂外飘起的细雪。
廊下红梅被雪压得低垂,像极了那年上元节,谢珩把花灯塞进她手里时弯下的腰。
三更梆子响过三声。
玄色大氅卷着风雪撞开祠堂门,谢珩指尖还沾着朱砂批红的痕迹。
他扫过供桌上冷透的茶点,皱眉道:“我说过近日吏部考课......是第五次了。”
岁宁突然打断他。
谢珩解大氅的手顿了顿。
“三年前你说北境战乱,两年前说要肃清盐税,去年说要等太后千秋。”
岁宁站起身,玉佩穗子扫过供桌,惊起一簇香灰,“这次又要用哪桩国事搪塞我?”
案上长明灯爆了个灯花。
谢珩转身去拨炭盆,火星子噼啪炸在他手背:“江家案子的卷宗,有人动了。”
岁宁指尖猛地掐进掌心。
十年前江家被诬通敌,满门抄斩。
她因养在谢家才逃过一劫,这些年谢珩替她查案,总要她“顾全大局”。
“昨日大理寺的刘大人在早朝咳了血。”
谢珩将暖炉推到她跟前,声音像浸了冰,“他若死了,最后的人证......表哥。”
岁宁忽然笑起来,眼尾映着烛火像淬了红梅汁子,“你书房里的婚书,墨迹都要褪光了吧?”
谢珩瞳孔骤缩。
雪粒子扑簌簌砸在窗纸上。
岁宁走出祠堂时,听见身后茶盏碎裂的声响。
她踩着满地碎琼乱玉往湖边去,雪地里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脚印。
荷塘早结了薄冰,锦鲤在冰层下游得像一团团将熄的火。
“姑娘!
当心滑!”
追来的小丫鬟吓得变了调子。
岁宁攥紧玉佩,想起今晨在谢珩书房瞥见的描金请柬——三日后镇国公府嫁女,新娘子的庚帖与她的生辰一字不差。
冰面在脚下发出细微的裂响。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