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的石子,在我混乱的思绪里激起涟漪,但远未平息惊涛骇浪。
“为国家效力?
抽奖?”
我重复着他的话,荒诞感几乎要冲破屋顶,“赵…赵工,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我这个…‘毛病’,除了堆满一屋子用不上的东西,还能干什么?”
我环顾四周堆积如山的空气炸锅和防脱精华,感觉这“超能力”简直像个巨大的讽刺,除了证明我是个超级“羊毛党”。
“当然不是开玩笑,林鲤同志。”
赵启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依旧,但语气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热切。
“你看到的只是表象。
平台数据、设备日志、甚至你的神经生物电信号记录,我们都做了最详尽的分析。
结论是,你的每一次‘中奖’,都不是随机事件,而是一种…‘必然’。”
“必然?”
这个词让我愣住了。
“对,必然。”
他肯定地点点头,“在概率论的框架下,连续触发如此多独立的小概率事件,其可能性是无限趋近于零的。
但对你而言,它发生了,并且是可复现的。
这违背了已知的物理和数学规律。
我们更倾向于认为,你拥有一种极其罕见、目前无法解释的特质——一种对‘可能性塌缩点’的绝对锁定能力。”
“可能性…塌缩?”
这个物理名词对我来说过于陌生。
“简单说,”赵启明试图用更易懂的方式解释,“就像薛定谔的猫,在盒子打开前,它既是死的也是活的,处于叠加态。
一旦你打开盒子观察,这个叠加态就‘塌缩’成一个确定的状态:要么死,要么活。
而你的能力,林鲤同志,就是在面对无数个可能性的‘叠加态’时——比如福袋开奖那一瞬间无数种可能的‘未中奖’与唯一一种‘中奖’的叠加——你能够‘必然’地让结果塌缩向对你有利的那个极小概率分支。”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无比专注:“这不是运气,这是一种对‘信息’或‘规则’本身极其精微层面的感知与干预能力!
它触及了我们对世界底层运行逻辑理解的边界。
这才是国家真正看重的价值,远超那些奖品本身!”
“价值?”
我依然茫然,“感知…规则?”
“是的!”
赵启明眼中闪烁着科学家特有的、近乎狂热的光芒。
他从随身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