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林晚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摇摇头,目光依旧投向窗外那片广阔的天幕,没有解释。
那笑容里,藏着一丝无人能懂的落寞和温柔。
项目仍在推进。
陈默生前倾注了大量心血的那个关于神经意识图谱建模的课题,在经历事故的停滞和审查后,终于重新启动。
林晚主动请缨,接过了项目组负责人的重任。
她整理着他遗留下来的、浩如烟海的数据和笔记,试图从那字里行间、复杂公式和潦草草图中,拼凑出他未竟的思路。
这过程艰难而痛苦,如同在荆棘丛中跋涉,每一次发现他留下的一个巧妙构想,都伴随着巨大的欣喜和更深的失落。
但她没有退缩。
这不仅是为了完成他的遗志,更像是在用这种方式,与他进行着另一种形式的对话,延续着他们共同的理想。
研究所为几个核心实验室配备了一批最新型号的通用型智能助手,代号“先行者-V3”。
它们拥有强大的算力、流畅的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和近乎完美的逻辑分析能力,是科研工作的绝佳辅助。
当闪着金属光泽、线条流畅的“先行者-V3”被送到林晚的项目组时,组员们都很兴奋,围着这个高科技产物讨论着它能如何优化数据处理流程。
林晚站在人群外围,静静地看着。
冰冷的金属外壳,毫无生气的光学传感器,平稳高效的合成语音……这一切都让她不可避免地想起第七封信里那个残酷的选择,想起那个关于“替代品”的冰冷注释。
一丝不易察觉的抵触和寒意掠过心头。
“林博士,”负责设备调试的技术员走过来,手里拿着初始化平板,“需要给它命名,方便语音唤醒和识别。”
命名?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林晚,等待项目负责人的决定。
命名智能助手通常会用项目代号、功能描述或者一些轻松有趣的名字。
林晚的目光从冰冷的金属躯体上移开,再次投向窗外。
正是午后,持续了几天的阴云被强劲的风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阳光如金色的瀑布般倾泻而下,在对面高楼玻璃幕墙上跳跃。
而裂缝之外,是久违的、一望无际的、澄澈如洗的湛蓝晴空。
那蓝色,纯粹,辽远,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像一句无声的诺言。
她想起了抽屉里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