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十年陪练生涯里,第一次穿上正式队员的装备,背后的“林晚”二字刺得眼睛生疼,像别人施舍的糖。
“听说你要模仿佐仓抚子?”
王曼妮抱着球拍走过,发梢还滴着汗水,“她的‘闪电快撕’连欧洲人都接不住。”
语气里带着不加掩饰的质疑。
林晚没说话,撑着右膝的手的又摸了摸口袋——里面缝着张本七岁时的失误记录。
昨天她在苏晴的战术卡片里发现,这个失误在对手心理压力骤增时会高频复发,像道隐藏的开关。
发球机吐出的球带着破空声。
林晚挥拍削出丁宁式的弧线,胶皮与球摩擦的声响让王曼妮突然挑眉:“这旋转...和视频里的佐仓抚子一模一样。”
“她的每个动作,我都练到肌肉记忆比她本人更熟。”
林晚接住第17个来球,故意露出破绽——球拍触球点偏右0.5厘米,这是佐仓抚子上周比赛时的习惯性失误。
王曼妮的扣杀擦网而出,她抬头时眼里多了些惊讶。
“小林,来试试双打。”
赵宏突然招手,示意她和孙莎莎搭档。
林晚的心猛地一沉——双打需要极强的默契,而她从未和任何主力正式配合过。
第一板接发球就出了差错。
林晚习惯性退台削球,却没料到孙莎莎已经抢攻在前,两人撞在一起。
球拍磕到护具发出脆响,孙莎莎揉着肩膀笑:“你这退路,比佐仓抚子的心思还深。”
“对不起...”林晚弯腰捡球,看见孙莎莎运动鞋上的磨损痕迹——前掌外侧比内侧薄2毫米,这是长期侧身抢攻留下的。
她突然想起自己模仿孙莎莎的三个月里,每天在塑胶地上跪练扑正手,膝盖结的痂掉了三层。
“试试这样。”
孙莎莎突然握住她的手腕,调整拍面角度,“佐仓抚子的侧拧旋转轴偏左,你压拍时手腕再转5度。”
姑娘的掌心带着老茧,和林晚的磨痕严丝合缝,“别怕,我们给你兜底。”
这句话像块暖石落进冰水里。
林晚抬头,看见赵宏在记分牌上画了个红圈——那是她刚才复刻的佐仓抚子失误,旁边写着“可用”。
远处的程诚举着手机冲她比心,屏幕里是实时更新的战术分析,来自二队所有陪练的集体智慧。
午休时,林晚坐在更衣室角落啃三明治。
手机突然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