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
“殿下,”我斟酌着词句,“臣昏迷中得一异梦,见东方有巨舟破浪,载我燕民避秦祸于海外仙山。
此或为天启,不若暂缓刺秦之计,先谋退路?”
太子丹的眼神骤然变冷:“荆卿可是惧死?”
我迎上他的目光:“非惧死,但惧死而无益。
秦强燕弱,纵使刺杀成功,秦国另立新君,燕国仍难逃兵祸。
不若另寻他法。”
“何法?”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赌一把:“造船。
大船。
能载千人远航之船。”
太子丹眉头紧锁:“荒唐!
造船耗时费力,且我燕国北临胡地,东接大海,造船何用?”
“正因东临大海,才有生机。”
我指向东方,“海之彼端有沃土万里,秦人难至。
若燕人能至,可建新国,延续宗庙。”
我的航海知识此刻成了救命稻草。
北太平洋洋流、季风规律、星象导航……这些在现代航海学校学到的知识,或许能帮我摆脱刺秦的命运。
太子丹沉默良久,突然冷笑:“荆卿莫非以为丹愚钝至此?
卿不过畏死,编造海外仙山之谎。
来人!”
两名侍卫应声而入。
太子丹冷冷道:“荆卿病体未愈,神志不清。
送他回房静养,严加看守,不得踏出府门半步。”
我被粗暴地带离房间,穿过曲折的走廊时,瞥见了庭院中堆积如山的礼物,金银、丝绸、美玉,想必都是太子丹为笼络“荆轲”所赠。
历史上,荆轲正是因为这些厚待而无法拒绝刺秦的任务。
侍卫将我推进一间狭小的厢房,从外面锁上了门。
我瘫坐在席上,大脑飞速运转。
穿越成荆轲已经够倒霉了,更糟的是,我似乎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
窗外,暮色渐沉。
我走到窗边,发现木窗被钉死,只留下一条缝隙透风。
透过缝隙,我看见远处隐约的山影,那是燕山吗?
还是历史上易水所在的方向?
我摸了摸腰间,佩剑已被取下。
房间内除了一张木榻、一张矮几外别无他物。
矮几上放着一卷竹简,我展开一看,是《战国策》中的一篇。
“士为知己者死……”我喃喃念出上面的文字,突然明白了太子丹的策略,他用厚待和“知己”的名义,将荆轲一步步逼上不得不死的绝路。
但我不是原来的荆轲。
我是荆海明,一个有二十年航海经验的船长,熟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