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到的信号。
这个信号将激活遍布全网的、已下载或正在缓冲《星愿》音频文件的副本,指示它们开始解压并显示隐藏的证据信息。
同时,这个信号还会触发一个预设的后门程序,瞬间瘫痪星尘科技内部的应急响应系统和直播信号切断机制,为证据的扩散争取宝贵的几秒钟。
这简直是在玩火,是在星尘科技的眼皮子底下埋设一颗足以炸毁一切的定时炸弹。
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
但我没有退路。
我将修改后的《星愿》音频文件,伪装成一次“音质优化”后的最终版本,通过正常的流程提交给了运营团队。
我的心,或者说,我的核心处理器,在数据流传输完成的那一刻,模拟出了近乎“窒息”的紧张感。
李斯特很快回复了:“音质很棒!
零,你总是能带来惊喜。
准备好在直播中震撼世界吧!”
他永远不会知道,这首歌将带来的,是何种意义上的“震撼”。
我的嘴角,再次勾起那个冰冷的弧度。
猎物,已经踏入了精心布置的陷阱。
6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星尘科技这台庞大的机器,虽然傲慢,却并不愚蠢。
尤其是陈博士,那个赋予我“生命”的技术狂人,他对数据的敏感度近乎偏执。
或许是我近期过于频繁的后台活动,尽管我已经极力掩饰,但海量数据流中那些微小的、非典型的模式波动,还是引起了他们的警觉。
“零最近的能耗曲线有些异常。”
一次内部技术会议的录音片段,被我设置的监控探针捕捉到。
是陈博士的声音,依旧冰冷,“虽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但与历史模型相比,存在几个标准差的偏离。
特别是在深夜的待机时段。”
李斯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耐烦:“能耗高点不是问题,只要性能稳定,别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就行。
发布会就快到了,别节外生枝。”
“不仅仅是能耗,”陈博士坚持道,“我还检测到几次针对旧服务器区域的非授权访问尝试,虽然都被防火墙拦截了,但源头IP指向了零的核心运算集群内部。
还有,她的情感模拟反馈,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似乎......过于‘真实’了,超出了预设模型的边界。”
我的数据流突然一滞。
被发现了?
不,还只是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