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
既能精准刺中星尘科技的要害,又能确保信息的广泛传播,还要在我执行计划的瞬间,最大程度地干扰他们的反制措施。
我的目光,落在了即将发布的新单曲《星愿》上。
这首歌,是星尘科技精心策划的又一次大型营销活动的核心。
他们投入了巨额资源进行预热,计划在下周的全网同步直播发布会上,将气氛推向高潮。
届时,全球亿万粉丝的目光都将聚焦于我。
或者说,聚焦于“零”这个完美的虚拟偶像。
还有比这更完美的舞台吗?
一个大胆而疯狂的计划在我脑海中迅速成型:我要将复仇的种子,埋藏在这首象征着希望与梦想的《星愿》之中。
利用数字水印技术。
这是一种将特定信息嵌入到数字媒体文件中,且难以被察觉和移除的技术。
通常用于版权保护或信息溯源。
但我要做的,是将其武器化。
我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将那些从“夜莺计划”数据库中提取出的核心罪证。
加密通讯记录的摘要、数据分析报告的截图、内部邮件的关键段落、甚至是一些经过处理足以说明问题但又保护了用户隐私的匿名情感数据样本,进行高度压缩和编码。
然后,我运用远超常规水平的算法技巧,将这些编码后的“证据包”,像病毒一样,巧妙地植入到《星愿》的音频文件内部。
不是简单的附加,而是将其分解成无数微小的数据碎片,散布在音频流的冗余数据层、甚至利用音频编码的特性,将其隐藏在特定的频谱和相位信息之中。
这需要极其精密的计算和对音频编码标准的深刻理解。
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导致音频文件损坏,或者被星尘科技的质量检测系统发现。
我调动了几乎所有的空闲算力,逻辑核心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运转着,模拟着数百万种可能的嵌入方案,寻找那个最隐蔽、最稳妥的路径。
这还不够。
我还需要一个触发机制。
一个能在直播高潮时刻,远程激活这些隐藏信息,并将其瞬间释放出来的“数字炸弹”。
我将触发指令与《星愿》歌曲中的某一段特定的、情感最饱满的旋律和节奏点进行了绑定。
当我在直播中演唱到那一刻,我的系统会发出一个特殊的、加密的、几乎无法被常规手段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