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或许有,无非改革税制,只是难就难在,到底要如何改革。”
杨士奇微微叹息,正如刚才夏原吉说的,林煜确实给他们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黄淮终于悠悠开口说道:“我大明的两册并行征税制度,吸取唐宋以来的改革教训。若要再行新法改革,实际能走的路已经不多,甚至也可能无路可走。”
杨荣也点头说:“历朝改革土地税制,从秦汉以来就基本确定方向。周朝以来的井田制完全废除,土地开始允许私人所有,也即是土地兼并。就算到了本朝大明采取的一田二主(使用权和所有权分开),实际也并不抑制土地兼并,反而还鼓励民间开垦。”
“所以能用的,无非就是清丈田亩,清查丁口,这也是太祖高皇帝时期,就确立下来的祖制。”金幼孜淡淡说道。
最先提出论点的夏原吉摇头说道:“此法难解,难解啊!臣实在是想不透,究竟何种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难题。”
对于夏原吉这番话,朱高炽也并未责备,只是心中未免有些苦涩。
从月前初登大位的意气风发,想要接过“永乐盛世”的风头,也打造一个“洪熙盛世”,亦或是“洪熙之治”。
结果到了现在,从林煜口中知晓了残酷真相。
什么洪熙盛世?什么洪熙之治?
都是豪强地主们的把戏罢了!
因为只有到了所谓“盛世”,地主豪强才能大肆兼并土地,从而迅速在地方坐大。
届时,皇帝得了明君盛世的美名,地主豪强也尽情兼并了土地,唯有百姓受苦。
而百姓受苦,那就只能造反起义了!
一如历史的轮回,盛世之后便是衰弱。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改朝换代。
这难道就是大明的结局吗?
不,朕不要这样的结局!
“诸位爱卿,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国朝重臣,还请勉力为之。”
一番殿中商议讨论,从午后一直议到了傍晚,朱高炽这才将杨士奇、杨荣一行送归。
“陛下,几位大学士皆已送车离宫。”总管王伦进殿禀报。
“退下吧!”
朱高炽又翻了翻桌案上,集内阁众臣之才,反复推敲好几个时辰,才最终定下的新税法改革方案。
他还是比较满意的,新税法的改动实际并不多,但却做的相当巧妙。
通过细化清查丁口,来强化黄册制度的稳定更新,又将清丈田亩、均平税粮进一步制度化,从而形成常态政策。
大明开国的清丈田亩,是在洪武二十年才堪堪完成,时至今日已然有四十年没有重新清丈。
内阁给出的方案,便是优先挑出几处卫所,对卫所占有的军田、军户进行清查。
北疆卫所先不说,内地卫所十有八九,一定是有问题的。
军户大量逃亡,高层军官吃空饷,侵占军田……往往也是在内地卫所多有发生。
只要能查出一例,就可借题发挥,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搞大清查。
既能解决卫所军户糜烂的问题,也能趁机将多余的卫所给裁撤掉。从而节省出财政,用于编练新军,去替代渐渐废弛的卫所。
如此,双管齐下。
清查卫所军户,也能两税法改革,起到敲山震虎、震慑士绅豪强,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朱高炽来回翻看片刻,心中不自觉想到,林煜此人虽学究天人,是个大才,却终究还是需要雕琢。
而朕的内阁众臣僚,或许个人才学差之一二,但集思广益下,也同样不比之逊色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