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大明世界突变,背后竟是我手笔无无小说

第22章

发表时间: 2025-05-19

“汉太祖听取娄敬建议,在全国推行陵邑制,从而遏制豪强坐大。可这个方法到了元帝时期,同样也开始渐渐失效。因为徙陵者除一般豪族外,还有丞相、将军与列侯。”

“这三者本该辅佐皇帝抑制豪强,却反过来在徙陵中迅速坐大,让朝廷对地方渐渐失去掌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夏原吉顿了顿,又继续推导道:“这还只是秦汉针对豪强坐大,也就是土地兼并做出的改革措施。到了隋唐,吸取秦汉教训,采取均田制与租庸调并行。”

“可这一套税法土地并行,到了武周乱唐就已经逐渐糜烂失效。及至晚唐,原有租庸调税法,已经为两税法所取代。”

“实际上,到了这一时期,晚唐朝廷就已然放弃限制豪强。两税法本意上也不再抑制土地兼并,只是规定官绅商贾也要交税,从而扩大了税源,而百姓负担只会更重。”

“两宋经历七十年乱世,宋太祖又是武将出身,所以对士绅多有笼络。干脆就什么都不做,也不确立新田制税法,直接将全国土地的九成都交给士绅豪强经营。”

“元廷九十载自不必多言,草原蒙古人根本不懂何为土地税制。到了我大明新朝开国,太祖高皇帝重定两税法,即以鱼鳞册(土地)、黄册(户口)并行征税,如此厘清元末以来税法乱象。”

听完夏原吉对于历朝税法的解读,朱高炽若有所思。

“夏尚书所言,其实历朝对土地税制都有所改革,但最终还是全都失败了?”

“陛下理解不错。”

夏原吉点头说道:“所谓土地兼并,必然伴随地方豪强坐大。而历朝历代多少能臣良相,自然会有所察觉。只是察觉了又如何?做出的税法改革,百年之后,甚至可能几十年后,就成了一抔黄土。那位林先生,不光胆大包天,也着实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啊!”

“夏尚书的意思是,我大明的两税法也会重蹈这个覆辙?”

朱高炽只略一思量,便惊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杨士奇这时也开口说道:“陛下容禀,当那位林先生对臣等出了这道题目,那解决土地兼并的办法,就绝对不可能真的是在两税法中。”

朱高炽一愣,旋即细细思量,似乎的确如此。

明朝的两税法与晚唐的两税法并不相同,采取的是鱼鳞册、黄册并行收税,而这就要依托于鱼鳞册、黄册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这在明初或许没什么问题,配合明初全国清丈田亩,登记户口,往后每十年一次丁口田地普查,足以让两册制度稳定推行。

可从洪武、建文、永乐三朝过去,大明差不多快过了六十年了,正好赶上林煜说的盛世繁荣时期,也是地主豪强兼并土地,高速发展的巅峰阶段。

朱高炽曾经替朱棣监国多年,永乐盛世的一半功劳归在他身上一点不为过,所以对于地方丁口、土地他也能知道其中的猫腻。

只不过那时他并未在意,水至清则无鱼,有时候眼里不能太过容不下沙子。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朱高炽被林煜在天牢里的“狂言”给点醒了,他意识到,别说按历史规律来了,就是现在的两册制度,在南方州府就已经有些渐渐玩不转了。

“这就是林先生与朕出的难题吗?”

朱高炽沉吟半晌后问道:“若是我大明的两税法,也与卫所军户制一样,渐渐在土地兼并中失效,那几位爱卿可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