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显示出那种极度的羞辱和被贬低。
在他进行“生存狂飙”的过程中,他承受着身体的辛苦和算法的压力,却还要面对这种来自他人的恶意和否定。
这份经历,深刻地刻画了他作为“人”在工作中可能遭受的精神暴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创伤。
“后来怎么样了?”
我轻声问,为他当时的处境感到难过。
“后来… 我忍着没回嘴,怕他真的投诉我,影响我的账号。
平复了一下,又给顾客打了个电话,这次语气放得很低,说求您出来一下,我在楼下哪个哪个位置。
磨了半天,他终于骂骂咧咧地出来了。
黑着一张脸,接过餐就走了,一个字也没说。”
他叹了口气,“回来的路上,感觉整个人都空了。
累,又心寒,觉得这份工作太没尊严了。”
他摇了摇头,似乎想把那个不愉快的记忆甩掉。
这些具体的经历,是他作为“人”在这个行业里付出的情感代价。
它们不是抽象的“辛苦”,而是有具体场景、具体对话、具体感受的真实伤害。
“但是!”
他突然话锋一转,眼神又亮了起来,仿佛要给我看硬币的另一面,“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也有特别暖心的时候!
那些时候,就觉得,人间还是值得的!”
他露出了真诚的笑容,那是发自内心,不带任何伪装的笑。
这些瞬间,是他“生存狂飙”中的温暖补给站。
“比如有一次,下大雨,我跑到浑身湿透,送到一个小区门口,顾客下来接我,看我样子狼狈,赶紧说‘哎呀,快进来避避雨!
’然后递给我一条毛巾,还倒了一杯热腾腾的姜茶!
虽然我没敢进门,就站在门口喝了几口,但那一瞬间,感觉整个人都‘回血’了!
觉得所有的辛苦都被理解了,自己是被当作一个‘人’来关心的,不是个‘送餐机器’!”
他描述这个暖心故事时,语气充满了感激和珍视,仿佛在分享珍贵的宝藏。
姜茶的热气,毛巾的干爽,顾客的关心,这些细节让这个故事变得格外生动和感人。
这些瞬间,在他那些灰暗的经历中,显得格外耀眼。
它们证明了,尽管常常被忽视和不公对待,但对外卖员来说,来自陌生人的理解和善意,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重要精神食粮。
他渴望的“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