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钧之势。
战场之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惨叫声、厮杀声、战马悲鸣声响成一片。
激战持续了整整一日,直到夕阳西下,将草原染成一片血红。
匈奴大军彻底崩溃,尸横遍野,降者无数。
“报!”
一名浑身浴血的校尉冲到我的马前,“陛下!
我等已攻破单于王帐,生擒匈奴单于!”
“带上来!”
很快,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单于,如同丧家之犬般被押到我的面前。
他衣衫褴褛,面如死灰,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抬起头来!”
我厉声道。
他颤抖着抬起头,眼中满是恐惧和绝望。
“单于,你可还记得六年前,你纵兵南下时的嚣张气焰?”
我冷冷地看着他,“今日,你可知罪?”
“大明皇帝饶命!
小王知错了!
小王愿献出所有牛羊财宝,只求活命!”
他连连叩头,声泪俱下。
“饶你?”
我冷笑一声,环视着遍地狼藉的战场,想起那些惨死的边民,“那些被你屠戮的我大明子民,谁来饶过他们?!”
“拖下去,斩了!
传首九边!”
我挥了挥手,再不看他一眼。
“遵旨!”
又耗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清剿残余势力,安抚归降部落。
我下令在此设立“北庭都护府”,留驻十万大军,屯垦戍边,将这片广袤的草原,正式纳入大明版图。
天乾七年,春。
班师回朝途中,捷报早已传遍天下。
万民欢腾,百官额手称庆。
然而,我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高句丽和扶桑的使者,几乎是掐着时间点,在我大军即将凯旋之际,抵达了京城。
他们带来了丰厚的贡品,以及言辞恳切的求和书信,表示愿意永世臣服。
“陛下,高句丽与扶桑,皆蕞尔小邦,如今见我天朝神威,已心生畏惧,不如……”李玄呈上书信,意在劝我接受。
我心中冷笑,将书信掷于案上。
“畏惧?
我看是缓兵之计!
前朝积弱,他们趁火打劫,侵占我疆土,掳掠我子民,这笔账,朕同样记着!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传朕旨意!”
我站起身,目光扫向东方,“大军稍作休整,再征五十万!
兵分两路!
朕亲率三十万陆师,征讨高句丽!
另命水师提督郑寻,率二十万水陆大军,征讨扶桑!
朕要让这东方之地,也沐浴我大明的皇恩浩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