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落在他镜片上:“本来想刻‘月光守护者’的英文,结果刻到‘Guardian’时手滑了……”他忽然正经起来,望着远处追逐樱花的孩子们:“等我们组了双人组合,每场演出都留十分钟,给听不见掌声的孩子弹琴,好不好?”
暮色漫进琴房时,林小羽发现许川在她的琴谱上画了新的涂鸦。
歪歪扭扭的月亮上,两个小人儿各执一枚琴键,周围环绕着星星般的音符。
右下角写着:“小羽的琴声是月光,而我是守护月光的星星。”
她指尖抚过字迹,忽然听见许川在身后轻声说:“其实……《十七岁的夏天》副歌,我早就写好了。”
“是吗?”
她转身时,少年已坐在琴凳上,指尖落下的瞬间,升C调的旋律不再卡顿——那是他用整个春天琢磨出的变奏,像樱花落在琴键上的声音,轻盈而温柔。
林小羽忽然明白,这个总把“喜欢”藏在琴声里的男孩,早已将告白写成了只有他们懂的密码。
从此,琴房的黄昏多了个约定:许川弹主旋律,她用和声为樱花伴奏。
直到那天,许川为捡她遗落的琴谱冲进雨里,她才发现铁盒底的贴纸早已攒成星空,而琴凳夹层里的纸条,每张都画着不同的小熊——有的撑着伞,有的抱着琴,还有的牵着戴铃兰发饰的小兔子。
后来,当林小羽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琴房里抚摸旧琴键,总会想起那个樱花纷飞的四月。
许川没说出口的“喜欢”,早已融在每段为她写的旋律里,就像他刻在吊坠上的升C调,不是遗憾的卡顿,而是等待被完成的、属于他们的月光密码。
这段新增内容通过校园日常细节(琴房互动、樱花公园约定、手工吊坠等)深化了两人的情感羁绊,展现了许川内敛而细腻的爱意,以及他们对“月光守护者”约定的共同憧憬。
同时,通过樱花、琴键涂鸦等意象,强化了“月光”与“守护”的核心隐喻,为后续许川的离世和林小羽的坚守埋下更动人的情感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