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寸脉藏春秋 全集

第7章

发表时间: 2025-04-27
是简化,而是升华。

当二十三处脉位的光芒,都汇聚在寸口这面镜子上时,照见的便是整个天地人的脉象乾坤。

第四章:夜话寸关霜降后的第七日,青蚨堂后的杏林落尽最后一片金黄。

苏信抱着新抄的《难经》推开书房门时,陈修远正就着油灯研磨墨锭,砚台里浮着半片晒干的人参——那是白日里治好了船工李三,对方硬塞来的谢礼。

“坐。”

陈修远指了指案前的矮凳,笔尖在竹简上落下“寸关尺”三个朱字,“今日不讲病例,只论医理。

你随我出诊半年,可曾想过,为何《内经》言三部九侯,《难经》却独重寸口?”

苏信摸着腰间磨亮的牛皮脉诊袋,想起白河船上的惊险一幕:“是因寸口脉简便,适合市井百姓?”

“简便只是末节。”

陈修远放下狼毫,指尖划过案头的三寸檀木脉枕,“上古之人,腠理致密,病多在筋骨经络,故需遍诊九侯;如今世风日薄,气血渐虚,病伏于脏腑阴阳,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动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百脉朝会于此,故能‘决死生,处百病’。”

他忽然取出九根银针,按上、中、下三部摆成北斗状:“你看这上部天候头面,对应寸脉之浮;中部人候心主,对应关脉之中;下部地候肾经,对应尺脉之沉。

三部九侯的玄机,早已藏在寸口的浮中沉三候里。

就像织网,九侯是经,寸口是纬,经纬相交,方能捕尽病邪。”

苏信想起老妇头痛案,师父诊寸口时先浮取辨表,中取辨中,沉取辨里,最终锁定中焦脾虚是病根。

他忽然翻开《难经·二难》,烛火在“脉有尺寸,何谓也”的字句上跳跃:“师父是说,寸关尺如三扇窗,推开能看见心肺、脾胃、肾命的灯火?”

“正是。”

陈修远捻起一片杏叶,在脉枕上比划,“左寸候心,若脉数如急雨,是心火亢盛;右寸候肺,脉浮如飘絮,是肺气不宣。

左关候肝,弦如琴弦是肝郁;右关候脾,缓如溪流是脾虚。

尺部候肾,沉细如泉眼将涸,是肾阴不足;迟弱如冰下流水,是肾阳衰微——每一处脉象,都是脏腑在寸口写下的密信。”

说到此处,他忽然取出李三的脉案,在“尺脉伏匿”旁批注:“肾为先天之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