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梁子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频率幽灵与阁楼奏鸣曲梁子热门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孤旅逸客”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会在杂音出现后的五秒内,轻微晃动一下,即使在完全无风的情况下!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我压低声音,凑近梁子:“我放在阳台上的那盆‘谐振指示植物’——仙人球‘小刺头’,它的刺会轻微地改变朝向!偏离标准方位角大约0.7度!”梁子面无表情地看着我,足足五秒钟,然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方时啊方时,声控灯闪烁是因为线路老化;树枝晃动可能是鸟或者虫子;至于你的仙人球……它就是个仙人球!它还能给你表演调头不成?你是不是又看什么地摊科幻杂志了?”“无知是种幸福,但真相必须被揭露!”我愤愤不平,“这些看似无关的现象,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有强大的‘频率幽灵’正在我们这栋楼活动,而且‘静默秩序’很可能已经介入,试图压制或捕获它!”“好好好,频率幽灵,静...
《频率幽灵与阁楼奏鸣曲梁子热门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会在杂音出现后的五秒内,轻微晃动一下,即使在完全无风的情况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我压低声音,凑近梁子:“我放在阳台上的那盆‘谐振指示植物’——仙人球‘小刺头’,它的刺会轻微地改变朝向!
偏离标准方位角大约 0.7 度!”
梁子面无表情地看着我,足足五秒钟,然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方时啊方时,声控灯闪烁是因为线路老化;树枝晃动可能是鸟或者虫子;至于你的仙人球……它就是个仙人球!
它还能给你表演调头不成?
你是不是又看什么地摊科幻杂志了?”
“无知是种幸福,但真相必须被揭露!”
我愤愤不平,“这些看似无关的现象,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有强大的‘频率幽灵’正在我们这栋楼活动,而且‘静默秩序’很可能已经介入,试图压制或捕获它!”
“好好好,频率幽灵,静默秩序,”梁子摆摆手,一脸“我放弃治疗”的表情,“那你赶紧查明真相,保卫世界和平。
顺便帮我看看冰箱里还有没有快乐水,我需要咖啡因和糖分来对抗甲方爸爸的‘精神攻击’。”
看着梁子转身回房的背影,我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凡人总是如此,对近在咫尺的危险浑然不觉。
但我不能放弃。
这个“频率幽灵”非同小可,它散发出的扰动强度远超我之前观测到的任何一次。
它的源头在哪里?
我将目光投向天花板。
我们住在顶层六楼,再往上……就是那个几乎被所有人遗忘的阁楼。
阁楼。
一个完美的、可以积聚和放大“频率异常”的封闭空间。
“难道……”一个大胆的猜测在我脑中成型,“幽灵的源头,就在我们头顶?”
2 阁楼魅影与追踪计划阁楼,在我们这栋老楼里,更像是一个传说。
据说以前是开发商留下的杂物间,后来被废弃,入口在楼道尽头一个不起眼的、需要梯子才能上去的小门。
大多数住户,包括我和梁子,从未上去过。
它就像一个不存在的空间,被时间和灰尘封印。
但现在,它成了我“调查”的重中之重。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了对阁楼的“远程非接触式谐振扫描”。
这意味着我会在夜深人静时,爬上楼道尽头的那个小平台(需要踩着一个摇摇
?
这是……小提琴?”
小提琴!
我的心跳再次加速。
果然和李大妈说的一样!
是那个搞音乐的怪人留下的!
过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工人们下来了,说只是屋顶一个老旧的排水管接口松了,已经临时处理好,等天晴再来彻底维修。
他们匆匆收拾工具离开,临走前,只是象征性地用一根铁丝把阁楼的门别了一下。
等楼道彻底安静下来,我深吸一口气,知道我的时刻到了。
梁子还在房间里奋战,现在是最佳的“渗透时机”。
我搬来楼道里的消防栓箱(依然摇摇晃晃),踩上去,颤颤巍巍地拉开那扇仅用铁丝别住的木门,一股更浓烈的、混合着尘埃、霉菌、松香、旧纸张和某种淡淡花香(是错觉吗?
)的复杂气味涌了出来。
我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光柱刺破黑暗,照亮了眼前的景象。
阁楼不大,低矮的斜顶上布满了蜘蛛网。
地上堆满了杂物,大部分被厚厚的白布覆盖着,像是一具具沉睡的巨兽。
空气中弥漫着肉眼可见的尘埃,在手电光束中翻滚飞舞。
我的心脏怦怦直跳,既兴奋又紧张。
这里,就是“频率幽灵”的巢穴!
我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尽量不发出声音,开始勘察这个尘封的空间。
掀开靠近门口的一块白布,下面是几个叠在一起的旧画框,画布上空空如也,或者只有几笔模糊的底色。
旁边是一些颜料管,大多已经干涸硬化。
再往里走,我看到了一个倒在地上的画架,旁边散落着几本素描本。
我捡起一本,吹开封面的灰尘,扉页上用铅笔写着一个娟秀的名字:苏晚 (Su Wan)。
苏晚?
不是“搞音乐的怪人”吗?
难道她既是画家又是音乐家?
我继续往里探索。
在一个角落,我终于找到了“怪声”的源头之一——一个蒙着厚厚灰尘的木箱,里面似乎装着一些精密的机械零件和齿轮,旁边还有一个破旧的、似乎是手工制作的节拍器,它的摆针卡在一个奇怪的角度。
也许之前的杂音,就是这些东西在某种“频率扰动”下产生的共振?
然后,我的手电光落在了房间中央,那个最显眼、被白布覆盖得最严实的物体上。
我走过去,深吸一口气,猛地掀开了白布!
灰尘弥漫中,一架小巧的、布满划痕
。
我再也没有上过阁楼。
有时路过王奶奶家门口,会听到她在家看电视或者和邻居聊天的声音。
我没有去打扰她,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希望,这位失去了外孙女的老人,能找到属于她的平静。
那把叫“小星星”的小提琴,那张写着“赠予吾爱方时”的照片,那个未完成的阁楼奏鸣曲,都将永远尘封在那个只有王奶奶知道的角落里,成为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
而我,方时,一个曾经的“频率谐振观测者”,终于开始学着,去倾听这个世界,最真实、也最动人的乐章。
它或许充满了遗憾和悲伤,但也正是这些,让生命变得深刻,让存在拥有重量。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谐振”吧。
,但音色特别温暖。
她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星星’。”
“照片上的字……”王奶奶顿了顿,眼神复杂地看着我,“那是她写着玩的。
她那时候……好像是暗恋一个也叫‘方时’的男孩子,是她大学同学还是网友?
我记不清了……她偷偷写了很多关于那个男孩子的东西,画了很多画,这照片背后的字,大概也是其中之一吧。
她就是那样,心思细腻又有点傻乎乎的……”真相如同剥洋葱,一层层在我面前展开,辛辣得让我几乎落泪。
我不是什么天选的“谐振观测者”,世界上也没有什么“静默秩序”。
那个叫苏晚的女孩,她暗恋的那个“方时”,只是恰好和我同名。
那张照片,那行字,与我毫无关系。
那些我听到的“频率杂音”,很可能只是老旧阁楼里某些物件(比如那个坏掉的节拍器,或者松动的琴弦)在特定气流或震动下发出的微弱声响,被我对声音的“过度敏感”(或者说是臆想)捕捉并放大了。
那些所谓的“环境异常”——闪烁的声控灯、晃动的树枝、转向的仙人球——更是牵强附会,不过是老旧小区的日常故障和自然现象,被我强行与杂音联系起来,塞进了我那套漏洞百出的“理论框架”。
而阁楼里那股浓烈的“频率能量”,只是一个充满了年轻梦想和未尽才华的空间,在被遗忘三年后,积累的灰尘、霉变和物是人非的……悲伤。
王奶奶并不知道我之前的种种臆想。
她只是把我当成一个对阁楼好奇、又恰好与她外孙女暗恋对象同名的邻居男孩。
“那孩子走后,她爸妈伤心过度,阁楼里的东西就一直没动。”
王奶奶擦了擦眼角,“我想着,也许留着这些东西,就好像她还在似的……前几天阁楼漏水,我才想着上来看看,没想到……”她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恳切:“小方啊,能不能拜托你……不要跟别人说阁楼里的事?
我怕……怕打扰到阿晚。”
我重重地点了点头,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我默默地喝完了那碗微甜的银耳羹,然后把照片和小提琴(琴盒已经合上)小心翼翼地还给了王奶奶。
她接过琴盒,手指在磨损的木质表面上轻轻抚摸着,像是抚摸
以及我手中那张照片和小提琴。
“小……小方?”
老奶奶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你怎么……怎么上来了?
这是……阿晚的东西……”阿晚?
她认识苏晚?
而且,她叫我“小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4 阁楼的秘密与褪色的回忆老奶奶姓王,就住在我家楼下五层。
她看到我拿着照片和小提琴,显得异常激动,但更多的是一种深切的悲伤和担忧。
“孩子,快下来,上面灰大,不安全。”
她不由分说地拉着我的胳膊,把我从阁楼里“解救”了出来,仿佛我是误入禁地的顽童。
她把我带回她家,一个收拾得异常整洁、充满阳光和淡淡皂角香味的小屋。
她给我倒了杯热水,又把手里那碗还冒着热气的银耳羹塞给我,然后就坐在我对面,看着我,欲言又止,眼圈微微泛红。
“王奶奶,您……”我捧着温暖的碗,脑子依然一片混乱,“您认识……照片上这个叫苏晚的女孩?”
“认识,怎么不认识……”王奶奶叹了口气,声音低沉下去,“她是我外孙女。
这阁楼,就是她以前租下来当画室和练琴房的。”
外孙女?!
那个“搞音乐的怪人”竟然是王奶奶的外孙女?
“那……那她人呢?”
我小心翼翼地问,心脏不自觉地揪紧。
王奶奶沉默了,浑浊的眼睛望向窗外,过了很久,才缓缓说道:“阿晚她……三年前,出意外,走了。”
走了。
这两个字像重锤一样砸在我心上。
那个照片上笑容明媚的女孩,那个留下“赠予吾爱方时”字迹的苏晚,已经不在了。
所谓的“频率幽灵”,所谓的“挣扎”和“信息传递”……原来,只是一个年轻生命骤然消逝后,留下的无声的回响。
“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喜欢拉小提琴。”
王奶奶的声音带着哽咽,陷入了回忆,“她说,声音和颜色是相通的,都能表达心里最深处的东西。
她总说,她的琴声能画出星星,她的画能唱出月光……她租下那个阁楼,宝贝得跟什么似的,天天待在里面,不是画画就是练琴。
有时候画得高兴了,或者拉出一段好听的曲子,就会跑下来,兴奋地讲给我听……那把小提琴,是她攒了好久的钱买的二手琴,她说虽然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