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难以抉择。
那几天,爷爷回到家总是眉头紧锁,坐在书桌前对着图纸反复研究,嘴里还不时念叨着各种数据和方位。
大舅则在一旁不停地抽着烟,地上落了一层烟灰。
外婆瞧着他们愁眉不展的模样,默默取出她的 “杯”。
她在院子里摆上香案,放上祭品,对着天空虔诚叩拜,而后开始掷 “杯”。
第一次,两个 “杯” 都是阴面,外婆眉头微皱,重新拾起 “杯”。
第二次,依旧是阴面。
母亲在一旁忍不住嘟囔:“妈,都啥年代了,还信这个。”
外婆却一脸庄重,说道:“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习惯,咱不妨参考一下。”
爷爷也在一旁推了推眼镜,轻声说:“看看也无妨。”
后来,换了另一块地,外婆再次掷 “杯”,这次一阴一阳,外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这下感觉踏实了。”
从那之后,家里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建筑材料,找工匠,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外婆虽然不懂盖房的技术,但她忙前忙后,为工匠们烧水做饭,把后勤工作做得妥妥当当。
她每日天不亮就起来准备饭菜,从早到晚,一刻也不停歇。
为了让工匠们吃得好,她常常步行去集市,挑选最新鲜的食材。
房子顺利盖好,一家人欢欢喜喜搬了进去。
日子平淡且幸福,外婆也愈发觉得 “杯” 给了她力量。
在她眼中,那些年家里未遭大灾大难,“杯” 的陪伴让她在艰难时刻有了坚持的勇气。
1972 年惊蛰,潮汕平原笼罩在饥荒的阴影里。
大舅抱着饿得啼哭的表弟来找外婆:“妈,再不走,孩子要饿死了。”
他卷起裤腿,小腿上的浮肿触目惊心 —— 这是吃观音土导致的浮肿。
外婆颤抖的手抚过大舅的额头,转向神龛。
红烛突然爆出灯花,在祈祷声中,她掷出了极为沉重的一卦。
双阴“怒杯”落地的声响,惊飞了梁上燕子。
“感觉不能轻易做决定……” 话音未落,大舅突然跪地:“妈!
香港的宗亲说能接应,再不去,全家都要饿死啊!”
外婆盯着杯珓的阴面,那里还留着爷爷刻的“张”字。
窗外传来民兵巡逻的脚步声,她突然撕开衣襟,取出藏在怀里的樟木杯珓(爷爷用课桌板偷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