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图书馆还收藏有大量珍贵的缩微资料、详细的地图以及精美的乐谱等等。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后,通过各种渠道,图书馆更是复印了众多来自德国等国家的地理知识和前沿科学知识。
对于此时此刻的许大茂来说,每天来到图书馆不仅仅是为了汲取书本中的智慧,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将那些宝贵的书籍逐一复印并存储进自己独有的空间之中。此时的许大茂要完成这项工作,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也仅仅只用了三个月的功夫,他便成功地将所有这些书籍统统纳入自己的空间之中。
然而,许大茂并未止步于此,遵循了美国人说的科学无国界的他,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整个美国。无论是其他高校的图书馆,还是国家级的藏书馆,包括科研组织的科研资料,只要那里有书籍,数据和档案存在,许大茂都会不辞辛劳地前去秘密探访,并同样将其中的精华部分,还有所有书籍全部备份下来,然后存入自己的私人空间里。
拥有几千米扫描和收取范围的许大茂在任何时代,如果不暴露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防范的,此时此刻也没有把全部的资料存入大型计算机之中,多是以纸质资料存在。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大茂逐渐积累起了堪称惊人的知识宝藏。
至于以后的出现的科学论文书籍,书籍的数量也是慢慢增加的,不可能无限度的增加,正常时候每年复印一份就行。
然而,最为关键且至关重要的翻译任务,许大茂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亲自动手完成全部,原因无他,这些专业书籍当中蕴含着海量的研究数据以及验证方法与数据,这些都是用钱砸出来的,一步步实验来的。
而这其中更是牵涉到诸多繁杂的专业名词与术语,若想要将这样的书籍翻译成原汁原味、精准无误的版本,非得由那些真正在行、对相关领域了如指掌的行家来操刀翻译不可。
毕竟以许大茂当下所掌握的英语技能水平而言,即便硬着头皮去翻译,其成果恐怕也是差强人意,难以达到他内心对于高质量翻译作品的严苛标准。若是按照他此时现有的翻译水准强行操作,那么最终翻译而成的书籍极有可能会误导读者,甚至让人误入歧途,尤其是在科研资料上。如此后果,自然是许大茂无论如何都绝难接受的,他只求翻译过程中的准确解释!不求语言的优雅,也为他减轻了一些难度。
正因如此,许大茂不得不开启了一段独特的征程——白天的时候,他化身为一个四处向他人请教各类知识的“怪人”。无论是校园里的教授、专家,还是同校的学生,只要对方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凑上前去虚心求教。久而久之,他竟也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众多“疯子”中的一员。不过,令人欣喜的是,通过这种近乎疯狂的学习方式,许大茂成功地融入了这个充满浓厚学术氛围的圈子,并逐渐在其中崭露头角。
要将海量的书籍和专业杂志成功翻译出来并非易事,但对于许大茂来说,这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遇,因为每一次的翻译工作都会让他接触到各种各样全新且深奥的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极有可能被系统地收录进那个神秘的空间之中,并转化为一项项实用的技能。之所以许大茂如此执着于这项看似艰巨无比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