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其他类型 > 川爷与他的新高考肘击君emmm小说结局

川爷与他的新高考肘击君emmm小说结局

文思墨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当我在2024年那个蝉鸣聒噪的午后,步履沉重地走出英语高考考场,抬头望向被烈日炙烤得有些发白的天空,一种强烈的感觉攫住了我——我的青春,似乎就在那一刻,随着最后一道答题卡的收卷铃声,仓促地画上了句点。毕竟,能让人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青春脉搏剧烈跳动的,似乎只有那被试卷、梦想和汗水填满的高中生活了。我以为这趟列车终于到站,我可以挥手告别,奔赴下一段未知的旅程。但命运这趟车,似乎总爱在我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来个急转弯。我是真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我竟然会重新坐在了这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室里,成为了一名高四生。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空气中弥漫的油墨和粉笔灰的味道,还有身边那些或熟悉或新生的面孔,都在无声地提醒着我:青春,又被强行“续费”...

主角:肘击君emmm   更新:2025-06-17 20:2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肘击君emmm的其他类型小说《川爷与他的新高考肘击君emmm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文思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当我在2024年那个蝉鸣聒噪的午后,步履沉重地走出英语高考考场,抬头望向被烈日炙烤得有些发白的天空,一种强烈的感觉攫住了我——我的青春,似乎就在那一刻,随着最后一道答题卡的收卷铃声,仓促地画上了句点。毕竟,能让人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青春脉搏剧烈跳动的,似乎只有那被试卷、梦想和汗水填满的高中生活了。我以为这趟列车终于到站,我可以挥手告别,奔赴下一段未知的旅程。但命运这趟车,似乎总爱在我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来个急转弯。我是真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我竟然会重新坐在了这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室里,成为了一名高四生。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空气中弥漫的油墨和粉笔灰的味道,还有身边那些或熟悉或新生的面孔,都在无声地提醒着我:青春,又被强行“续费”...

《川爷与他的新高考肘击君emmm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当我在2024年那个蝉鸣聒噪的午后,步履沉重地走出英语高考考场,抬头望向被烈日炙烤得有些发白的天空,一种强烈的感觉攫住了我——我的青春,似乎就在那一刻,随着最后一道答题卡的收卷铃声,仓促地画上了句点。

毕竟,能让人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青春脉搏剧烈跳动的,似乎只有那被试卷、梦想和汗水填满的高中生活了。

我以为这趟列车终于到站,我可以挥手告别,奔赴下一段未知的旅程。

但命运这趟车,似乎总爱在我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来个急转弯。

我是真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我竟然会重新坐在了这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室里,成为了一名高四生。

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空气中弥漫的油墨和粉笔灰的味道,还有身边那些或熟悉或新生的面孔,都在无声地提醒着我:青春,又被强行“续费”了一年。

高考前夜,晚自习的灯光显得有些刺眼,空气里凝滞着一种混合了焦虑与期待的沉重。

我放下手中翻得卷边的语文背诵资料,深深叹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里积压的紧张都呼出去。

目光投向邻桌的“肘击君”,他正皱着眉头,嘴唇无声地翕动着,显然也在和拗口的古文搏斗。

“明天就要高考了,”我声音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沙哑,“说实话,有点紧张了。”

肘击君闻言,缓缓放下了那本快被盯穿的语文书,脸上也浮现出相似的凝重。

“唉,谁说不是呢,”他揉了揉眉心,“今年第一次新高考,也不知道题难不难。

心里真没底。”

“不管难不难,”我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不想再来一年了。

这滋味,尝一次就够了。”

“emmm,”肘击君沉吟了一下,眼神里带着点不确定的倔强,“我要是没考太好的话……应该还是得再来一年。”

“NB。”

我由衷地感叹了一句他的决心。

这声“NB”里,既有佩服,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谁又想走这条回头路呢?

“不说了,”他重新拿起书,“明天考语文,生死存亡,还是把古文再看看吧,能捞一分是一分。”

我点点头,也重新投入眼前的文字海洋。

心里飞快地盘算着:在教室先把这些“之乎者也”和诗词歌赋再地毯
式扫荡一遍,回寝室再把那些背得滚瓜烂熟的名人名言过一遍,明早进考场前最后突击一遍,应该……差不多了吧?

至少求个心安。

于是,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低低的诵读声,汇成一种奇特的背景音:“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正沉浸在“师道尊严”的氛围里,一个作文本突然被递到我眼前。

那熟悉的封面——正是那个被反复修改、批注密密麻麻、折磨了我三个多月的作文本!

“欸,寒菊君,” 递本子过来的同学带着点好奇,“你最后这篇‘呕心沥血’之作,拿了多少分?”

我翻开本子,直接看向分数栏:“49分,还行吧。”

心里其实松了口气,总算没白折腾。

肘击君立刻凑过来:“欸,我看看后面的评语呢?

老师金句往往在最后。”

我刚翻到评语页——“噗!

笑死我了,寒菊君!”

肘击君指着其中一行,笑得肩膀直抖,“‘注意标点,特别是引号的使用!

’哈哈哈哈,老师这怨念颇深啊!”

“肘击君,” 我立刻反击,指着他摊开的作文本上那几行字,“我觉得吧,咱俩半斤八两。

你这字……不是很好看啊?

这龙飞凤舞的,批卷老师得自带解码器吧?”

“呃……” 肘击君被噎了一下,随即梗着脖子,“我字丑怎么了?

我字丑也有50分,比你略胜一筹!”

语气里带着点小得意。

“……” 我一时语塞。

“你高考还是字写好点,” 他语重心长地补充道,仿佛刚才嘲笑我的不是他,“这可是门面。”

我无奈地低头看他那篇“密码作文”:“你看,你这写的什么?

‘生命之河奔涌不息’?

这‘河’字和‘涌’字连得,我都快认成‘油’了!

你这连笔写的,比我练的瘦金体都狂
放不羁。”

“唉” 肘击君叹了口气,有点懊恼,“白云同学(语文老师)也这么说我。

但是写了这么久,笔锋都定型了,这个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啊。”

“那你到时候考试还是尽量把字写板正点儿吧,” 我诚恳建议,“为了分儿,忍忍。”

这时,旁边的鹏君被我们的对话吸引,探头过来:“那鹏君我拿了多少分呢?”

他指的是自己那篇。

我翻到记录:“48分。”

“哎呦,哎呦,” 肘击君立刻眉飞色舞,对着鹏君拱拱手,“还好,略胜一筹,略胜一筹。”

那得意的样子活像只偷到油的小老鼠。

“哎呦,” 鹏君突然拔高声音,带着点不服气,“这个作文当时写本来就没认真写!

随便糊弄的。”

“诶?”

我精准补刀,翻着记录本,“那你上次模拟考认真写的时候,也只有49分啊?

我记得清清楚楚。”

“但是那次考试我总分121呀!”

鹏君立刻亮出杀手锏,一脸“分高任性”的表情。

“……” 我和肘击君相顾无言,唯有沉默是金。

啪啪啪!

一阵清脆的拍掌声打断了我们的小声议论。

语文老师白云同学不知何时已站在讲台上,脸上带着考前特有的、混合了严肃和鼓励的神情。

“哎,好了,同学们,安静一下,” 他声音洪亮,“我大概讲一会儿作文要点,不耽误大家太久,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

“把上次模考的作文再给大家强调一下。”

他拿起一份卷子,“有些同学啊,上次写那个作文,通篇都是在自己描述、自己抒情,像在写日记!

都不知道去写一些强有力的例子来支撑观点。

你自己写的‘屁话’(原谅老师的直白)没说服力,难道不知道请鲁迅先生、毛主席、苏格拉底这些大佬来帮你站台吗?

你写不出来,就让他们来帮你写啊!

这叫‘借力打力’!”

他话锋一转,提醒道:“但是,引用的时候,尽量挑那种比较冷门、偏僻的。

像‘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种,都被人用烂了,阅卷老师看了都想吐,就不要去写了!

你写那种比较偏僻的、或者老师感觉有点眼熟但一时想不起具体出处的,诶!

老师一看到,心里就会想:‘嚯!

这个句子我好
像没怎么见过/不太熟,这考生积累很深啊!

’ 瞬间印象分就上去了,懂吗?

这叫‘知识储备的降维打击’!”

“然后,我们重点看一下上次分析的榕城七中那个高分作文范例,” 他打开投影,“你们仔细看了没有?

他那个作文的分论点,基本上都是从材料里直接提炼、生发出来的。

像这个作文题,关键词是‘风雨’。

你要是审题不清,直接在作文题目里简单粗暴地把‘风雨’代换成‘挫折’、‘困难’那些烂大街的词,那你这个作文基本就完了!

整篇作文如果都脱离材料空谈‘风雨’,那命题人给你这段材料让你讨论什么呢?

所以,写作文的核心,一定要紧扣材料,分论点更要学会从材料的关键句、核心逻辑里去找,这叫‘就地取材,稳扎稳打’!”

“好,我差不多就讲这些核心要点。

大家继续安心复习吧,调整心态,相信自己!”

白云同学最后鼓励了一句,走下讲台。

教室里重新被低沉的诵读声填满。

我继续拿着背诵资料,目光一行行扫过那些熟悉的句子,嘴里念念有词,偶尔也和身旁的人低声交流几句,缓解紧绷的神经。

忽然,我的视线被靖同学桌角那堆摇摇欲坠的书山里露出的一角吸引——那熟悉的封面设计,分明是网络小说《剑来》!

“靖同学,” 我有些惊讶地小声问,“你也要看《剑来》啊?

复习间隙解压?”

“嗯,对对对,” 靖同学推了推眼镜,有点不好意思,“我把动漫看完了,心痒痒,就想看看原著。”

“哦哦哦!”

我来了兴致,“我没看动漫,我看的就是小说原著,陈平安,老帅了!”

这时,旁边的肘击君耳朵尖,立刻插话,模仿着小说里的腔调,压低声音道:“我陈平安,唯有一剑,可搬山,倒海,降妖,镇魔,敕神,摘星,断江,摧城,开天!”

还挺有模有样。

“诶,说到这个,” 我立刻想起一个趣闻,“就是金太阳联考的时候,那次语文作文题,考的就是《剑来》里的话!

齐静春讲的!”

“啊?

真的吗?”

靖同学和肘击君都睁大了眼睛。

“对,对对,千真万确,” 我肯定道,“考的就是齐静春讲的一句关于‘选择’或者‘坚持’的话
,但具体讲的啥……我一时想不起来了。”

我懊恼地敲了敲脑袋。

“遇事不决,可问春风?”

靖同学尝试着问了一句书里的名句。

“不是这个,不是这个,” 我摇头,“比这个更……厚重一点。”

旁边的鹏君突然幽幽地来了一句,带着浓重的网络梗味道:“‘小镇拆迁三千万,我齐静春一人贪之?

’ 是这句不?”

我们仨愣了一下,随即都憋不住笑了。

“网络梗啊,网络梗!

鹏君你这歪楼歪得可以!”

肘击君笑得直拍大腿。

“不吹牛皮了,不吹牛皮了,” 我赶紧收住笑,“继续背书,正经事要紧!”

<于是,诵读声再次响起:“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高适《燕歌行》)“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不知过了多久,肘击君戳了戳我:“诶,寒菊君,几点了?

脖子都酸了。”

我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盘:“马上打放学铃了。”

“哎呦,”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终于要放学了,感觉脑子快被塞爆了。”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终于刺破宁静。

我随着人流回到寝室,想着先冲个热水澡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快速洗完出来,头发还滴着水,就看见班主任老班正站在对面寝室门口,一脸严肃地跟几个同学说着什么。

“哎,那个谁,还有寒菊,” 老班看到我湿漉漉的脑袋,立刻指着我,“这个时候先不慌洗澡!

刚下晚自习,水压可能不稳,热水还没完全调过来呢!

现在洗容易着凉,万一冻感冒了,明天怎么考试?

考场上擤鼻涕吗?”

我愣了一下,下意识摸了摸还有点发烫的脖子——我刚才洗的时候,水明明烫得差点跳起来啊?

我们寝室的热水管简直像连接着火山口!

皮都快给我烫掉一层了!

不过看着老班关切(或者说是不容置疑)的眼神,我识趣地把话咽了回去:“哦,好的老师。”

心里嘀咕着,算了,回寝室继续啃书吧。

坐在书桌前,翻开《琵琶行》:“浔阳江头夜
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正沉浸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里,眼角余光瞥见白菜兄弟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哼着小曲儿晃了进来,浓郁的香精味瞬间弥漫了整个寝室。

我忍不住开口:“帅哥,别吃泡面了。

明天可是高考啊,万一肠胃不适应,吃了拉肚子怎么办?

得不偿失啊!”

“就这最后一次!”

白菜兄弟信誓旦旦,揭开盖子,香气更浓了,“明天我绝对不吃!

今天晚上真的是最后一次,解解馋,压压惊。”

话音未落,上铺的卓哥就探出头来,毫不留情地拆穿:“寒菊,你还说人家?

你哪次不是一脸沉痛地跟我说‘卓哥,这是最后一次了,绝不吃泡面’,结果第二天晚上回来,总能闻到你这儿飘来的熟悉味道?”

我有点尴尬地抠了抠脑袋,小声辩解:“卓哥……这个……太饿了,没办法呀。

食堂那点饭,根本撑不到这时候。”

“莫,寒菊,” 卓哥语重心长,“吃泡面对身体是真的不好,尤其是这种时候。”

“道理我都懂……可是我的胃在抗议啊……” 我苦着脸,“泡面应该泡好了,我去看看。”

实在抵挡不住那香气的诱惑,我放下资料,走到书桌前,小心翼翼地揭开碗盖,一股混合着油脂和香料的蒸汽扑面而来。

“嗯,泡面泡好了,完美。”

我满足地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寝室里著名的“泡面猎人”——耗子同学,仿佛装了雷达,嗅着味儿就踱了过来。

这位一年来成功“混”走我无数半碗泡面的仁兄,当他带着那标志性的、有点不好意思又充满期待的笑容靠近时,我就知道,今晚的泡面又无法独享了。

没等他开口,我已经熟练地把碗推过去一半,递上叉子:“给你给你。”

耗子立刻眉开眼笑,接过叉子:“耶~谢谢菊哥!”

那满足劲儿,仿佛吃到了满汉全席。

我看着他,无奈又好笑地摇头。

能在耗子同学如炬的目光和灵敏的鼻子下成功保住一整碗泡面,大概也算得上我们寝室的一项“生存挑战”成就了。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别背了,寒菊。”

卓哥的声音从上铺传来,带着浓浓的倦意。

“啊?

怎么了卓哥?”

我抬起头。

“我要睡觉了。”

他闷闷地说。

“可是现在才10点多啊?

平时不都11点熄灯才睡吗?”

我有点惊讶。

“那你继续背吧,我戴耳塞。”

卓哥翻了个身。

我放低了音量,继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刚背两句,卓哥又忍不住了:“寒菊,你为什么要从《山居秋暝》最开始背?

整本书轮一遍?”

“我怕忘了啊,” 我理直气壮,“从开头背一遍,心里踏实。”

“你只用背你记不太牢的、容易混淆的就行了啊,谁高考前还从最开始的背?

效率呢?”

卓哥表示不理解。

这时,对床的康子也加入了讨论:“莫背了寒菊,背这些默写有啥子用嘛,就6分,拉不开差距的,不如早点休息养精神。”

“6分也很关键啊康子,” 我反驳道,“多一分,干掉千人!

说不定就靠这6分过线呢?”

“欸,寒菊,” 卓哥似乎想到了什么,从上铺探下脑袋,“你读下岳飞的《满江红》给我听听,要带感情那种。”

“《满江红》?

怒发冲冠那个?”

我确认道。

“对对对,快读!”

“看这个干嘛?

怕考到家国情怀的作文?”

我一边问,一边清了清嗓子,尽量投入感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读罢,寝室里一片安静。

卓哥沉默了几秒,幽幽道:“你读得……嗯……感情是有的,就是这断句断得……有点随心所欲啊?

‘凭栏处、潇潇雨歇’你给断成‘凭栏处潇潇、雨歇’了?

还有‘壮志饥餐胡虏肉’,你读得像‘壮志饥、餐胡虏肉’……气势差点意思。”

“……” 我再次无语凝噎。

高考又不考朗诵!

“你积累名言警句,” 卓哥从上铺递下来一本硬壳的台历,“还不如看看我这个日历,
每天一句,都是精华。”

旁边的菲哥接过日历,翻看起来:“哎哟哎哟,这日历有点东西!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嘛,这个我知道。”

“你知不知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哪儿的?”

卓哥考他。

“《礼记》?”

菲哥试探着问。

“对了!”

卓哥有点得意。

菲哥继续翻:“‘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主席!”

“‘我们应该在泪水里兑一点烈酒,而不是在烈酒里掺杂泪水。

’——谁说的?

挺有哲理。”

“‘人们不必为过去的错误而羞惭,换言之,即不必为今天比昨天聪明而羞惭。

’——斯威夫特?

好像是《格列佛游记》作者?”

在之后的一个小时里,寝室里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氛围:大家一边嘴上说着“别背了”,一边又忍不住互相考问、分享着各种名言警句,仿佛多记住一句,明天的作文就能多一分底气。

至于发起者卓哥本人……在大家热烈讨论时,他已经靠在床头,捧着一本《ABC谋杀案》看得津津有味了——对他来说,阿加莎·克里斯蒂或许才是考前最好的镇静剂。

“欸,寒菊,” 临睡前,菲哥又凑过来,“你把那《滕王阁序》借我瞅瞅,里面金句太多了,‘落霞与孤鹜齐飞’、‘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感觉都能用上。”

“喏,给你,” 我把书递过去,“你慢慢看吧,我真得睡觉了,明天还得早起。”

眼皮已经开始打架了。

……第二天清晨七点,生物钟准时将我唤醒。

然而,或许是昨晚那半碗泡面,或许是紧张情绪作祟,肚子一阵翻江倒海,极不舒服。

我暗叫不好,以最快速度冲向食堂,买了两个包子,又百米冲刺般跑回教室抓起语文背诵资料,然后直奔教学楼的卫生间。

于是,高考第一天的清晨,我完成了一项壮举:坐在厕所里,一手拿着啃了一半的包子,一手举着《离骚》的默写页,嘴里塞得鼓鼓囊囊,还要努力把字句念清楚:“唔……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唔……落……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哗哗哗——!

当最后一个字艰难地挤出喉咙,包子和生理问题也刚好同步解决完毕。

时间管
理,完美!

我长舒一口气,整理好自己,洗了把脸,感觉清爽了不少。

刚走出卫生间,就撞见顶着两个巨大黑眼圈的肘击君,他一脸生无可恋地靠在走廊墙上。

“哎呀,寒菊君,” 他有气无力地说,“我昨晚……三点多才睡着啊!

脑子里全是《阿房宫赋》和作文素材在打架……哎哟,肘击君!”

我赶紧拍拍他的肩膀,试图传递点力量,“别慌别慌,深呼吸,平静一下。

现在紧张过度反而坏事,相信你平时的积累!

你看我,” 我努力让自己显得轻松,“虽然之前一周也睡得不咋地,但昨晚吃了片药(褪黑素),睡得还挺沉。”

“啊,” 肘击君羡慕地看着我,“让你得吃了(稳了)!

我咋就忘了准备点助眠的呢……”……回到教室,气氛已是山雨欲来。

不一会儿,刺耳的高音喇叭响起,召唤所有考生去操场集合,进行考前最后的动员大会。

领导们在主席台上讲着什么“沉着冷静”、“诚信应考”、“前途光明”……声音通过劣质扩音器传出来,嗡嗡作响,空洞而遥远。

抱歉,此刻的我,耳朵里只有自己默诵古文的声音,心早已飞向了即将到来的试卷。

直到队伍开始移动,走向各自的考场,我依然捧着资料,口中念念有词,仿佛要将最后一点知识榨干。

这近乎偏执的坚持,让我成了物理类第二考场最后一个踏入教室的考生——那默写的6分,在我心中重逾千斤,我生怕一丝遗漏就与之失之交臂。

作为第二考场的第一号(按某种规则排序),我拥有了一项小小的“特权”——平均比其他人早一分钟看到试卷。

当监考老师把试卷袋放到我面前时,心中掠过一丝隐秘的得意:嘿嘿嘿,老规矩,先快速浏览全局,再从后往前做(作文构思需要时间),最后解决前面。

前面几道题扫过去,波澜不惊。

然而,当目光落到“名篇名句默写”题时,我猛地愣住了——第三问旁边,竟然配了一张图!

一张线条简洁的黑白图:中间一条蜿蜒的河流,两岸是陡峭高耸的山峰,一叶扁舟正悠悠行驶在河流中央。

题目要求:写出符合这幅图意境的诗句。

短暂的错愕后,巨大的惊喜涌上心头!

这简直是送分题
中的送分题!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叮叮叮——!

开考的铃声如同发令枪,瞬间点燃了考场内无声的硝烟。

我直接大笔一挥,在答题卡上自信地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完美契合!

开门红!

写完默写,我按计划先跳到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前面的题目还算顺利,但很快,一道“找出并修改文中错别字”的题让我眉头紧锁。

我反复读了好几遍那段文字,眼睛都快瞪酸了,那个狡猾的错别字就像和我捉迷藏,愣是没揪出来!

真tm……NB!

我在心里暗骂一句,果断标记跳过,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接着看到一道题要求写出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不同的成语示例,我又被怵住了。

脑子里瞬间闪过一些词:知道“走”古义是“跑”,今义是“步行”;“涕”古指眼泪,今指鼻涕……但题目要求具体成语?

一时竟有些卡壳,有些成语知道古义忘了今常用义,有些反之。

这题有点刁钻啊!

再次果断标记,跳过!

大局为重。

前面的题虽然也有些小波折,但总体还在掌控之中……个屁!

时间流逝的速度比想象中快得多!

当我终于解决掉前面的拦路虎,翻到作文页时,心头一紧——这次又得赶工了!

真是服了这时间安排!

目光迅速扫向作文材料:主题是“梦”。

这……和之前黄晕老师重点分析的蓉城七中那篇“风雨”主题的范文,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

但我迅速冷静下来,想起老师强调的“方法”:那篇范文以材料中的“避风雨”、“直面风雨”等为分论点展开论述。

那么,眼前这篇关于“梦”的材料,核心是什么?

快速提炼:分享梦、记录梦、完成梦?

好!

我的分论点有了:就围绕这三个层次展开!

最后再升华一下,以“赠梦”(将个人梦想融入时代)结尾,点明青年担当。

完美!

我真是个天才!

题目瞬间在脑海闪现:《梦其激烈回荡,赠其繁花梦好》。

提笔,蘸墨(其实是中性笔芯),开篇点题,引用刘勰《文心雕龙》名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切入“梦”的广阔情怀…………笔尖在答题卡上疾走,思绪在古今中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