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分文,一穷二白,怎么活?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粗糙的双手,又看了看周围简陋的工具和正在搭建的木质结构。
作为一个曾经懂点现代工程和技术的人,他的脑子里,可装着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库”呢!
“也许……我的机会,来了!”
李明哲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2 初露锋芒,偶遇医仙李明哲在工地养了几天伤,凭借着现代人的恢复意识(比如注意清洁伤口,尽量休息),伤口愈合得很快。
这几天,他也大致了解了这个世界的情况。
大胤王朝,国泰民安,但贫富差距巨大,像他这样的底层百姓,生活极其艰难。
这天,工头看着迟迟无法搭建稳固的主梁柱,急得团团转。
古代的建筑技术虽然有其精妙之处,但在结构力学和材料应用上,毕竟有局限。
这根主梁柱体积庞大,重量惊人,按照传统方法,总是难以精准定位,且存在安全隐患。
“唉,这样下去,工期又要延误了,张大户那边不好交代啊!”
工头唉声叹气。
李明哲在一旁观察了很久,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他上前一步,对工头说:“王头,我有个办法,或许能试试。”
工头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见他虽然穿着破烂,但眼神明亮,不像是说大话的样子,便有些疑惑地问:“你有办法?
小李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弄不好要出人命的。”
“王头,你信我一次。”
李明哲自信地说,“我只需要一些绳子、木板,再找几个有力气的兄弟帮忙。”
死马当活马医,工头点头同意了。
李明哲指挥着几个工人,按照他记忆中的现代起重和定位原理,用绳子和木板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滑轮组”和“导向架”。
他利用杠杆原理和滑轮的省力作用,巧妙地将沉重的梁柱一点点吊起,并通过导向架精准地引导到预定位置。
整个过程虽然简陋,但原理清晰,步骤有序。
工人们看得目瞪口呆,原本需要十几个人累死累活才能勉强挪动的梁柱,在李明哲的指挥下,竟然变得“轻松”起来,而且定位精准,稳稳当当!
“成了!
真的成了!”
工头激动地大喊,“小李,你……你真是个奇才啊!”
其他工人也纷纷对李明哲投来敬佩的目光。
这一下,李明哲在工地上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