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推动事件发展亦可产生系统认定之价值。
天庭量化道德,不以世俗标签为唯一准则。
我咬着牙,沉默了十几秒。
我想起那位拾荒阿婆,她吃着我的油条,说“活着就是一天一天过”。
可我现在连“活着”的本钱,都快被系统压成负值。
“我要任务。”
我说。
系统界面跳转。
灰功德任务·试点型任务代号:C-1193 任务类型:社会情绪调节·引导性对抗 目标事件:一所中学将开除一名因偷手机而引发舆情的初中生。
任务目标:通过直播或线下干预,引发社会讨论,引导言论对校方施压,推动学校“重新审视惩戒机制”。
任务回报:灰功德+80~150(视干预效果)备注:学生确实存在偷盗事实,背景为留守儿童,母亲重病,家庭极度困难。
我盯着任务备注良久。
这个事,我知道。
微博热搜挂了三天,“留守儿童偷手机被学校一票开除”引发了巨大争议。
有人骂学校无情,有人说孩子问题不能姑息。
而现在,系统居然要我去“推一把”,借这个热点“制造价值”。
我犹豫着点下“接受”。
第二天下午,我站在那所中学门口。
背包里是麦克风、自拍杆、三脚架,还有早就备好的“道德舆论剧本”。
我深呼吸,按下直播。
“大家好,我是一个关注教育公平的素人,也是一名曾经的志愿者。
今天来这所中学,是想给大家讲讲一个孩子的故事。”
镜头对准大门,背景有家长和媒体进进出出。
“他,十三岁,农村留守,从小和奶奶长大,母亲患癌、父亲失踪。
某天他因为看到班里一个富二代同学天天炫耀新手机,动了歪心思,偷了人家的。”
“是错。
但错到要一票开除,彻底断了他的书路?”
我停顿三秒,让情绪沉下来。
“我们社会真的容不下一个错过路口的孩子吗?”
弹幕疯狂刷起:靠,这太惨了……校方真的好冷血……主播有没有孩子的联系方式?
我要捐款。
说白了,这就是体制内的懒政!
我知道,系统正在后台自动采集弹幕热度、关键词密度、用户情绪强度。
我越讲得煽情,灰功德就刷得越快。
任务进度条已经到75%。
我眼看要“结算”,却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