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三国:曹家逆子真没想造反小说

第22章

发表时间: 2025-05-26

很快,

曹远看到一堆渔网钩锁包裹着的一坨大白团朝自己走来。

好家伙!

我特么直接好家伙!

这就是肌肉兄贵们的力量么?

如此猛将,竟然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一点反抗的空间都没有。

曹远很是无奈的摆摆手:

“快给他松绑。”

壮汉们拿着朴刀开始直接砍渔网。

忙活了半刻钟,张郃才从几乎窒息的环境中逃脱出来。

“呼~呼~”

渔网的捆绑憋得张郃那是气喘吁吁。

曹远稍稍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人。

身材挺拔魁梧,可又不粗犷,面容颇为俊秀。

高鼻梁,鹰钩眼,手上老茧密布,一看就是经常领兵打仗之人。

“宁国中郎将张郃将军,本公子的手下行事多有些粗放,还望不要放在心上啊。”

张郃心中一惊,

眼前这人张口就报出了他四品的官秩,想来便是那曹家的曹远公子。

“可是曹远公子?”

“正是。”曹远轻轻点头,而后继续开口道:“张郃将军,本公子有话便直说了。”

“我希望张郃将军能够弃暗投明,加入朝廷一边,而不是继续为那乱臣贼子袁绍效力。”

“不知张将军意下如何?”

张郃松了口气。

看来曹远确是如传闻的那般爱惜人才,对自己算是相当客气了。

可是...

张郃轻咬嘴唇,犹豫后开口:

“公子的谦逊和爱才,败将在河北之时便早有耳闻,如今一见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可是...我主袁绍对败将有知遇之恩,败将绝不能单单因为一败就择主而侍,这不符合‘士’的操守。”

“所以...”

张郃的意思很明确。

如果单单因为输一次就投降,选择背主求荣。

哪怕真的如曹远所愿,又有谁会看得起张郃呢?又有哪位统帅敢信任张郃呢?

张郃的几句话,倒着实令曹远、张辽和臧霸都高看了张郃几眼。

不过曹远并非没有准备,摇头道:

“将军,我听说‘士’要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往大了说,将军归顺朝廷,协助朝廷荡平乱臣贼子,这是治国平天下,又怎能说是背主求荣呢?”

“往小了说,将军如今是我的阶下囚,你选择独善其身也没有任何人能怪罪你。”

“更何况...”

曹远话锋一转,眼神锐利道:

“将军觉得,袁熙回去,难道不会将罪责都怪罪到将军的头上么?”

曹远轻声细语的一句话,如同一根尖刺刺穿了他的咽喉一般!

让张郃陡然间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头皮发麻!

冷汗的汗珠,顺着额头密密麻麻的爬下来。

一言惊醒梦中人!

袁熙是何等人?

张郃再清楚不过了!

如今大败而归,他一个公子该怎么挽回形象?

那当然是将罪责全部推拖到张郃的头上!

给张郃扣上一个奸细的帽子,说张郃里应外合,勾结曹军才致使大败。

这样的话,张郃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解释不清啊。

曹远继续说道:

“将军的家眷,本公子早已派人去迎接,就算将军不愿意归顺朝廷,出于对将军和将军家人安全的考虑,本公子觉得你还是呆在临淄城安全,将军觉得呢?”

张郃深深叹了一口气:

“公子眼光长远,张郃拜服!”

“袁熙为人确实如公子所说,败将恐怕无家可归,罢了,败将愿归于朝廷治下,为公子效力。”

曹远上前一把拉住张郃的胳膊,对着张辽和臧霸笑道:

“哈哈哈,我青州又添一员虎将啊,两位以为如何?”

张辽连连点头:“儁乂(张郃字)之名,我在徐州之时便早有耳闻,我没意见。”

“嗯,儁乂的为人末将也觉得很好,恭喜公子,贺喜公子。”臧霸也笑着拱手道。

张郃见加入青州,归顺曹军已成为定局,便问道:

“公子,败军之将有一个问题想问。”

曹远伸手道:“请讲。”

张郃看向西边说道:“公子,末将起初追击公子之时,公子是如何在使用减灶计,士兵能吃上干粮的同时,还确保了行军速度呢?”

曹远笑了笑,直言道:

“儁乂可曾听过一句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

张郃有些茫然的点头。

曹远解释道:

“一方面我军并非是和袁熙打了遭遇战,是我等提前来到此地,并在附近建好了粮囤。”

“另一方面,我将土地分给了百姓,百姓们有收成了,自然愿意支持我军。”

“在我军诱引袁军的路上,附近村庄的百姓听说有敌军来袭,自发的组织将饭菜赠予我军,所以我青州军根本不用考虑后勤问题。”

“因为在青州的境内,处处皆是我的后勤!”

张郃恍然大悟,拱手道:

“公子神鬼莫测,败将败的心服口服。”

伴随着张郃的归顺。

青州的战事步入尾声。

曹远让臧霸带着步军,扣押着俘虏慢慢班师。

自己则和张辽、张郃以及一些亲卫先一步回到临淄城。

回到临淄城后,

曹远先简单阐述了一下战果,同时把张郃介绍给众人。

贾诩和孔融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

大捷。

史诗级的大捷!

接下来...

贾诩建议道:

“公子,赶紧把大捷的消息上表朝廷,告诉丞相吧!”

曹远点头:“这是自然...只是,额...”

“公子有何迟疑?”

曹远笑的有些诡异道:“文和你说,我打了这么个大胜仗,我该向老爹要点啥好呢?”

“要不然光我们青州出力,流血流汗,许都不该支援我们一点点?”

吱~

六个黑色的点点在贾诩和孔融脑门上飘过。

好家伙,

还是公子你脑子转得快!

啥时候都不忘了好处。

贾诩欲言又止,

难怪丞相天天骂你逆子。

这可真是活该!

孔融建言道:“公子,将士有功可以依靠青州法度赏赐,可立功的将领呢?不如恳请丞相封赏臧霸将军和张辽将军?”

曹远白了孔融一眼:

“文举,此话切莫再提。”

“这...不符合为官之道。”

难怪后来孔融被曹操灭族,这说话太直了!

甚至会不经意间触碰混蛋老爹的逆鳞。

看着孔融以及张辽等人的不解,曹远耐心解释道:

“我只需要据实禀报,我爹自然会封赏两位将军。”

“可我要是替两位将军请功,那么会让我爹陷入两难的境地,因为两位将军确实立功了,是要封赏的。”

“这是展示我爹恩威并重的好机会。”

“可要是让本公子来邀功,味道可就变了,你说两位将军是感谢我还是感谢我爹?”

“将来战场上是听我的话,还是听我爹的话?”

“须知,引起上位者的猜忌可是大忌!”

曹远的几句话点醒了孔融。

孔融默默记在了心里。

随后,贾诩建言道:

“公子,这次青州击退来犯之敌,向朝廷展示了青州军的实力。”

“我建议还是向丞相请求派遣一员战将前来。”

“毕竟这次我们俘虏袁军两千多人,又能扩充一支新军,且这支新军都是百战老兵,战斗力绝对不俗。”

“如果没有新的战将,很快我们青州就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

贾诩的话倒是让曹远觉得可行。

人才,果然还是最为关键的。

如今手下三位战将能统领三支兵马,加上自己才能勉强统领四支。

可曹远很有自知之明。

运筹帷幄,设计埋伏这些自己可以。

结阵厮杀,传达号令这些,自个儿的确不太行。

还是要人靠谱!

“好,本公子这就修书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