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明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谁说我是社牛?我是社交牛杂粥!李明热门全局》,由网络作家“夕照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刚进公司第一天,我的社恐警报就直接拉到最高等级,震得我脑瓜子嗡嗡响。内心OS:*完了完了,电梯里竟然有两个人!左边还是右边?是该看着楼层还是看着他们?眼神往哪儿放最自然?万一他们问我住几楼我按错了怎么办?会不会被当成卧底?救命,我的脚趾已经在鞋子里抠出了一个巴比伦空中花园!*表面上的我:目不斜视,嘴角噙着一抹高深莫测的微笑(其实是面部僵硬),指尖轻盈(其实是紧张到抽搐)地按下了目标楼层,然后抱臂而立,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我很忙”的强大气场。这就是我,方圆,“社交牛杂粥”本粥。外表勉强撑起一副见过世面的壳子,内里却是一锅随时都可能因为过度紧张而糊掉的八宝粥,配料混乱,五味杂陈。今天的第一个生存挑战:入职新人自我介绍。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谁说我是社牛?我是社交牛杂粥!李明热门全局》精彩片段
刚进公司第一天,我的社恐警报就直接拉到最高等级,震得我脑瓜子嗡嗡响。
内心OS: *完了完了,电梯里竟然有两个人!
左边还是右边?
是该看着楼层还是看着他们?
眼神往哪儿放最自然?
万一他们问我住几楼我按错了怎么办?
会不会被当成卧底?
救命,我的脚趾已经在鞋子里抠出了一个巴比伦空中花园!
*表面上的我: 目不斜视,嘴角噙着一抹高深莫测的微笑(其实是面部僵硬),指尖轻盈(其实是紧张到抽搐)地按下了目标楼层,然后抱臂而立,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我很忙”的强大气场。
这就是我,方圆,“社交牛杂粥”本粥。
外表勉强撑起一副见过世面的壳子,内里却是一锅随时都可能因为过度紧张而糊掉的八宝粥,配料混乱,五味杂陈。
今天的第一个生存挑战:入职新人自我介绍。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像发酵了千年的老坛酸菜。
领导、同事们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来,让我感觉自己是即将被拍卖的珍稀社恐物种。
我的胃里仿佛住了一群穿着踢踏舞鞋的大象,正疯狂蹦迪。
手心黏腻得可以代言强力胶。
内心OS: *深呼吸,方圆!
吸气,呼气!
想想自我介绍模板!
名字、学校、专业……等等,兴趣爱好要不要说?
万一我说喜欢躺平,领导觉得我没上进心怎么办?
说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
比如研究相对论?
算了,容易露馅。
啊啊啊啊!
前一个人讲完了!
到我了!
大脑CPU直接烧毁!
SOS!
黑屏了!
*在所有人的死亡注视下,我像被设定了延迟的机器人一样缓慢地站起来。
喉咙干涩,发出的声音像是年久失修的收音机。
“大、大家好,我是方圆……”声音小得估计只有会议室里的尘埃能听清。
内心OS: *说话啊!
加大音量!
你不是方圆吗?!
圆润地说下去啊!
快!
随便编两句!
要不唱首歌?
不行,会更尴尬!
啊啊啊啊救命!
*极致的紧张让我大脑回路彻底短路,启动了胡言乱语自毁程序。
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只感觉有几个词语粒子从我嘴里发射了出去。
“…我、我对……那个Excel的VLOOKUP函数…和…以及,如何……如何在不工作的
情况下暴富,有那么一丢丢…非主流的…理论研究。”
全场死寂。
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化石。
内心OS: 暴富?
不工作暴富?!
我在说什么鬼?!
我是来应聘上班的啊!
王总的表情看起来像是要把我当场开除八百回!
同事们看我的眼神,像在看动物园里越狱的精神病猴!
我的职业生涯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不,我的社恐人生是不是也要剧终了?
我现在跳窗逃跑还来得及吗?
这里是三楼…算了,死状太难看。
*正当我绝望地想表演原地消失术时,坐在主位的王总,公司里出了名的老狐狸(划掉)经验丰富的领导,突然“砰”地一拍桌子,爆发出一阵震天响的笑声。
“哈哈哈哈!
好!
小方说得好啊!”
王总激动得胡子都翘起来,“不工作的情况下暴富!
这不就是财务自由吗?!
小方有大格局!
VLOOKUP函数是实操,不工作暴富是梦想!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我们公司就需要这样既有技术追求又有超脱思维的年轻人!”
旁边的同事们也从震惊中回过神,纷纷跟着起哄:“方圆太逗了!
财务自由谁不想啊!
但敢这么直接说出来的,方圆是第一个!”
“非主流研究……这才是真大神吧!
深藏不露,一语惊人!”
“感觉方圆这个人很有意思,说话不按套路出牌!”
我木头一样杵在原地,听着这些离谱的夸赞,内心已经卷起了龙卷风。
内心OS: *不是!
领导!
同事们!
你们是不是对“非主流”有什么误解?
我对暴富的研究就停留在做白日梦阶段啊!
这跟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有什么关系?!
我的格局就只有出租屋那么大啊!
你们到底在脑补什么霸道总裁剧情?!
我只是社恐发作语无伦次啊啊啊!
*就这样,我靠着一段由紧张和胡言乱语组成的“非主流研究”宣言,在新公司“C位出道”,成功被贴上“社交牛逼症”的闪亮标签。
公司里真正的社交King——李明,更是勾肩搭背地找到我:“方圆!
厉害啊你!
隐藏得够深!
一开口就炸场!
以后有局,哥带你开开眼!”
内心OS: *开眼?
开我的天灵盖吧!
哥我求你了别带我!
我一点都不牛逼!
我只想隐形!
我想回家躲进被窝里当一株安静的蘑菇
!
*李明是个行动派,没两天就把我强行绑定,拉去参加部门团建——农家乐户外烧烤。
内心OS: *烧烤?!
户外?!
人山人海?!
这不是社恐的断魂谷吗?!
我可以在家三天不出门全靠外卖和意念交流!
现在却要面对熊熊烈火和炙热的人情?!
救命!
我的社交能量条直接清零了!
怎么拒绝?
祖传贫血?
出门被闪电劈中?
算了,编不下去…*我正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李明已经一把钢筋铁骨般地勾住我的脖子:“就等你了方圆!
来,给大家表演一个!”
被架到烧烤现场,乌央乌央全是人头。
我只想找个没有活物的角落蹲下,最好再披上隐形斗篷。
我小心翼翼地绕着人群边缘移动,争取把存在感降到负无穷。
结果,天不遂社恐愿,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我整个人像失控的陀螺一样,直挺挺地朝热闹非凡的烧烤区倒去。
内心OS: *啊——!
完了!
我要一头栽进烧烤酱里了!
或者撞翻整个烧烤架!
我要成为公司年度最大社死事件主角!
“关于方圆同学在团建中以一己之力终结了烧烤环节的通报”!
啊啊啊啊!
我的生涯!
不对,我的生命!
*我眼看就要和孜然拥抱,身体却在空中诡异地打了个弯儿,千钧一发之际,我的手本能地伸出,不是撑地,而是精准地抓住了旁边桌上的……一个麦克风!
那一刻,全场鸦雀无声,所有目光如箭,齐刷刷射向我。
我半蹲在烧烤架边,手里紧紧握着麦克风,姿势像极了某种行为艺术先锋派。
内心OS: *麦克风?!
这里为什么会有麦克风?!
这剧情发展是不是有点奇怪?!
我现在保持这个姿势一动不动他们会忽略我吗?
要不我装晕倒?
对,晕倒!
这是社恐的终极防御技能!
*大脑再次过载,为了尽快结束这尴尬的十几秒,我体内的“极限生存”系统再次启动,支配我的嘴巴开始工作。
“嗯哼…咳咳…”我清了清嗓子,声线在抖,“这个……羊肉串……滋滋冒油,看起来……很有食欲。”
<李明反应最快,立刻鼓掌:“好!”
其他人也跟着拍手。
“方圆不愧是方圆!
对美食有独到见解!
来方圆,拿着麦克风,给大家唱首歌!
助助兴!”
内心OS: *唱歌?!
救命啊!
我连在KTV里点歌都会纠结到世界末日!
我的歌单只有《孤勇者》和《我是一只小小鸟》怎么唱?!
啊啊啊啊啊!
*然而,在大家的起哄声中,我的社恐应激反应再次超常发挥。
我鬼使神差地把麦克风凑到嘴边,不是唱歌,而是用一种慷慨激昂、仿佛在宣读国家一级文件的语调,开始朗诵——没错,就是公司发的,《员工行为规范手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管理,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素质……”我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甚至还配合了几个奇怪的手势,仿佛在舞台中央表演沉浸式戏剧。
全场先是一愣,然后爆发出比刚才热烈十倍的掌声和哄笑声。
王总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飙出来了:“方圆!
方圆你简直是天才!
这种场合!
朗诵公司手册?!
太绝了!
太有梗了!
这才是真正的幽默大师!
你的非主流研究原来是这个!
研究怎么在任何场合都玩出花样!”
李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高!
实在是高!
我们凡人只想着吃喝玩乐,方圆直接升华到了精神层面!
行为艺术家啊!”
我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喝彩声中,感觉自己像个被架在火上烤的傻子,内心在滴血,表面却只能勉强维持着“表演结束,请鼓掌”的平静表情。
王总显然觉得方圆的“行为艺术”给公司长脸了。
不久后,一个重要的项目需要向一个难搞的大客户进行汇报,王总点名方圆作为核心主讲人之一。
内心OS: *汇报?!
对外?!
主讲人?!
王总是不是对我有什么天大的误解?!
我真的是社恐啊!
公开讲话比让我徒手撕碎一本电话簿还可怕!
我会紧张到原地爆炸尘归尘土归土的啊!
*拒绝无效。
方圆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准备。
他对着电脑屏幕,内心戏比写的讲稿字数还多。
他预想了一万种可能发生的灾难:“万一客户问我一个问题我完全不会怎么办?
万一我紧张得开始说梦话怎么办?
万一我中途跑去上厕所然后被锁在里面怎么办?”
这些恐惧让他的讲稿字里行间都弥漫着一股“世界末日”的气息。
正式汇报那天,方圆穿上了他最不显眼的灰色西装,感觉自己像一个行走的灰
色幽灵。
坐在台下等候时,他手脚冰凉得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冻鱼,心脏跳得比非洲鼓点还快。
内心OS: *来了来了!
上场了!
这不是舞台,这是刑场啊!
聚光灯把我钉死在耻辱柱上!
我能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像激光一样把我扫射成筛子!
我的腿不是我的腿,它们在自由地抖动!
深呼吸!
方圆!
你能行!
不,你不行!
你根本不行!
*他努力迈着自认为沉稳的步伐走上台,结果左脚绊右脚,差点表演一个平地摔。
他颤抖着手拿起PPT翻页器,因为太紧张,手指一滑,直接按到了最后一页的“感谢聆听”。
内心OS: *!!!!!!
恭喜方圆!
你打破了最短汇报记录!
直接跳到感谢聆听?!
这是什么神操作?!
王总的脸是不是已经绿了?!
客户们一定觉得我是个绝世大傻子!
我现在从舞台侧边滚下去伪装成道具还来得及吗?!
*正当他脑子里已经规划好八条逃跑路线时,台下的王总却再次露出了那种“我懂你”的神秘微笑。
“哈哈!
看来方圆同学对我们的项目太有信心了,迫不及待想展示成果!”
王总笑着救场,“这股冲劲我喜欢!
年轻人嘛,敢闯敢拼!
方圆,从第一页开始!”
方圆欲哭无泪,只能硬着头皮回到第一页。
然而,紧张感爆棚,他的语速像开了倍速一样快,很多专业术语因为口吃被奇怪地混合在一起。
比如,他想说“这个系统兼具灵活性”,结果说成了“这个系统…那个…兼具灵活兼效果!”
内心OS: *我在讲天书吗?!
这是哪个次元的语言?!
高效性效果,灵活兼效果……我是不是在给公司的方言数据库做贡献?!
*然而,台下的客户们,尤其是那位以严谨著称的张总,听得非常认真,甚至露出了赞许的表情。
张总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灵活兼效果……嗯,不仅灵活,还能产生叠加的效果吗?
小方这个提法很有启发性啊!
用词精炼!”
王总在旁边猛点头:“张总慧眼!
方圆看问题就是能抓住本质,用词虽然不走寻常路,但往往一针见血!”
内心OS: *启发性?
精炼?
一针见血?!
我只是紧张到舌头打结胡说八道啊!
你们的脑补滤镜是不是厚到可以
防弹了?!
*汇报在方圆的紧张、口吃、肢体僵硬和客户王总的“精准解读”中奇迹般地进行着。
他因为紧张而产生的各种小动作,比如想指图表结果差点推翻投影仪,想表达肯定结果面部抽搐像冷笑,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
手势过大 = 充满激情,恨不得扑进PPT里!
差点推翻投影仪 = 沉浸其中,眼中只有项目!
奇怪的口吃组合词 = 独特的语言艺术,概念创新!
冷笑 = 看透一切的自信和不屑于小节的洒脱!
最终,这场在方圆看来堪比“社死直播”的汇报,竟然大获成功。
客户高度认可,王总更是觉得方圆给他挣足了面子,当场表示要给他加绩效。
陈小语,公司另一枚重量级社恐。
她的社恐表现比我更直观:集体活动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领导眼神扫过来会立刻低头看地砖,说话声音自带消音特效。
她目睹了我从自我介绍到汇报的种种“神迹”,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方圆,”陈小语像地下党接头一样小心翼翼地找到我,“你、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明明我们也、一样害怕人群,但你却能那么……那么放得开,把尴尬变成艺术!”
内心OS: *放得开?!
艺术?!
陈小语你也活在平行宇宙吗?!
我那是放飞自我式的社恐临终抽搐啊!
我把尴尬变成艺术是因为我尴尬得太彻底了!
尴尬到突破了尴尬的次元壁,升华了啊!
这是工伤!
*我试图向陈小语解释我的“社交牛杂粥”是天赋(社恐天赋)加意外加误解的产物,根本无法复制。
但陈小语完全不信,觉得我是社恐界的高人,掌握了“反向社交”的奥义。
“别谦虚了方圆!”
陈小语眼里闪烁着社恐求生者的光芒,“我觉得你的方法太棒了!
用突兀和反常来吸引注意,反而显得你特别!
我也要学你!”
内心OS: *不!
陈小语!
停下!
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我的反常是病,不是法宝啊!
你会死的!
真的会死的!
社死是不可逆的!
*陈小语开始她的“反向社交”模仿之路。
她在茶水间遇到不熟的同事,想打破沉默,学我朗诵公司手册,结果同事以为她工作压力太大,偷偷给她塞了一盒安神补脑液。
她在电梯里想学我用
“深邃”的眼神保持气场,结果因为太紧张,眼神直勾勾地锁定了一个同事的鼻孔,把人家吓得连夜改走楼梯。
陈小语每次模仿失败都来找我取经,每次失败后都更加觉得我高深莫测。
“方圆,为什么我朗诵手册大家觉得我是神经病,你朗诵大家就觉得你是行为艺术?”
内心OS: *因为我是真社恐,当时的恐惧滤镜是纯天然无添加的啊!
*“为什么我用奇怪的眼神看人大家就躲着我,你用奇怪的眼神大家就觉得你有深意?”
内心OS: *因为我的奇怪眼神里写满了“救命我想逃”,而你的只写满了“啊我要社死了快跑”,效果能一样吗?!
*看着陈小语在社死边缘反复横跳,我既同情又无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交牛杂粥”这种状态,是我的专属“超能力”,不可传授,不可复制。
年末公司年会通知来了,王总在会上慷慨激昂地宣布,今年年会有一个特别环节:各部门选送代表进行即兴演讲,分享一年来的工作“感悟”(主要是吹牛逼)。
王总目光如炬地锁定了我:“即兴演讲!
这个任务非方圆莫属!
以你的急智和幽默感,一定能点燃全场,展现我们部门的风采!”
内心OS: *即兴演讲?!
年会?!
几百双眼睛盯着我?!
领导你是想让我当场表演一个社恐熔化术吗?!
即兴演讲对我来说比珠穆朗玛峰还难爬!
我会在讲台上紧张到哭着找妈妈的!
*更糟糕的是,我听说这次年会请了我大学时暗恋过的女神陈敏,以及我那个知道我所有社恐黑历史的亲堂哥。
这意味着我的“社交牛逼症”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暴露危机!
年会现场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我坐立不安,感觉周围的空气分子都在嘲笑我的社恐。
每多坐一秒,我的社交能量都在以光速流失。
终于,主持人报到了我们部门的名字。
内心OS: *来了!
躲不掉了!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要把我碾碎!
舞台像一个巨大的吞噬社恐的黑洞!
手心不是汗,是黄河决堤!
腿抖得像帕金森!
陈敏坐在那里!
堂哥也在冲我笑!
怎么办?!
这下是真的要社死了!
物理加精神双重社死!
再见了世界!
*我像个赴死的勇士,迈着沉重的步伐
走上台。
聚光灯打在我身上,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被放在烧烤架上的乳猪,全身燥热,无处遁形。
我拿起麦克风,张了张嘴,发出的声音像是垂死挣扎的蚊子。
内心OS: *卡壳了!
史上最糟糕的开场!
几百人都在等着看我笑话!
逃跑!
快逃!
现在跳下台应该没人能抓住我!
我要变成一只兔子,跳出这个人间炼狱!
*就在我脑子里已经规划好如何伪装成会场道具逃生时,舞台音响突然发出一声刺耳的“滋啦——”啸叫,震得人耳膜疼,完全盖过了我的声音。
紧接着,大屏幕一黑,PPT彻底罢工了。
短暂的骚乱和抱怨声响起。
王总和主持人在台上急得团团转,试图抢修设备。
场面一时非常尴尬。
内心OS: *趁现在!
这是我的机会!
黑暗是社恐的保护色!
快溜!
溜之大吉!
*我刚猫着腰想趁乱溜下台,却发现因为设备故障,所有人都看向舞台中央,而我,依然站在聚光灯下最显眼的位置,像个待宰的羔羊。
我被“钉”在了原地。
极度的尴尬和无处可逃的绝望瞬间涌上心头,我的社恐大脑再次进入了“极限求生模式”——一种在绝境中随机释放存储信息的奇怪功能。
在音响抢修的杂音和台下的窃窃私语声中,我突然对着麦克风(它还在啸叫)大喊一声,声音破风而出:“听不见是吗?!
没关系!”
然后,在没有背景音乐的情况下,我开始——表演广播体操。
没错,就是我小学体育课上学的,全国青少年广播体操,第一套!
我全身舒展,动作标准有力,节奏感十足,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阳光明媚的操场。
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我的表情异常严肃认真,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仿佛这不是年会舞台,而是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广播体操全国总决赛!
整个会场,几百号人,看着我在台上旁若无人地跳广播体操,表情经历了从疑惑到震惊,再到捧腹大笑的全过程。
内心OS: *我在做什么?!
为什么是广播体操?!
我的脑子被门夹了吗?!
这是什么社死PLUS版本?!
我的理智告诉我应该停止,但身体它不受控制啊!
啊啊啊啊!
这下彻底完了!
我的社交账户被永久封禁了!
*然而,
台下传来的却是比任何时候都热烈、都真诚的掌声和爆笑声。
王总笑得眼泪鼻涕齐飞,捶着桌子:“方圆!
方圆你是神啊!
用广播体操化解尴尬!
这思路绝了!
绝了!
谁能想到?!
这才是真正的急智!
太幽默了!
你不是社交牛逼症!
你是社交艺术家啊!”
李明直接站起来鼓掌:“服!
我彻底服了!
跟方圆比,我那点社交能力算个屁啊!
他才是真正的大师!”
远处的陈敏捂着嘴笑得花枝乱颤,看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光芒和好奇。
我的堂哥则是一脸见了鬼的表情,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这……这是方圆?
那个高中班级点名都会脸红结巴的社恐小透明?
他、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这么骚了?!”
他试图向旁边的人解释我真实的社恐历史,但他的声音完全被淹没在山呼海啸般的笑声和掌声中。
当我完成广播体操最后一个收尾动作,稳稳地定格在舞台中央时,设备也恰好修好了。
我的极限应对,完美地填补了设备故障的空白,化解了尴尬,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荒诞方式点燃了全场。
我成功了。
以一种我做梦都想不到的,用广播体操的方式。
年会后,方圆的“社交牛杂粥”传奇彻底在公司内部坐实。
我不再是那个“有点社恐的新人”,而是成为了一个活着的都市传说。
大家提到我,眼神里都带着一种混合了敬佩、不解、好奇和喜感的复杂情绪。
再也没人怀疑我是不是社恐。
他们默认我就是一个不走寻常路、脑回路清奇的社交鬼才。
我的每一个安静时刻,都被解读为“大师在思考”;每一个发呆瞬间,都被认为是“在酝酿下一个惊人之举”;我逃避社交?
那是“保持神秘感”!
我当然还是社恐。
每次经历完这种“被迫社交牛逼”的场合后,我都必须把自己关进出租屋,进行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的“社恐回血”。
玩游戏、看动漫、发呆、睡觉,直到把消耗殆尽的社交能量重新攒满。
我的内心依然会疯狂吐槽、会恐惧、会怀念那个可以理直气壮当个小透明的日子。
但同时,我也感到一丝奇妙的解脱。
既然所有人都认定我是“社交牛逼症”,那我就不必再苦苦隐藏真实的自己,也不必强迫自己变成
一个“正常”的社交达人了。
我可以在这个被误解的光环下,用我这种独特又荒诞的方式生存下去。
我的社恐,不再是我的弱点,反而成了我最鲜明、最有辨识度的“人设”。
陈小语也不再学我了。
她发现我的“反向社交”过于玄学,完全不具备可复制性。
她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社恐生存之道——加入了好几个线上的社恐抱团取暖小组,在里面认识了一群可以隔着屏幕侃侃而谈、但打死也不约线下见面的知己,日子过得也很滋润。
她依然视我为传奇,但那是“活在传说里的人物”,不再是模仿对象。
一天,我在公司走廊里,听到两个刚入职的新人小心翼翼地指着我的背影议论。
“快看!
那个就是方圆!
咱们公司那个在年会上跳广播体操的神人!”
“哇!
就是他啊!
听说他平时挺安静的,一到关键时候就爆发,能把所有人都镇住!
好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我停下脚步,对着他们的背影,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
内心OS: *怎么做到的?
是社恐把我逼疯,误打误撞做到的啊!
神人?
我不是神人,我是社交牛杂粥!
内里翻滚,外表光鲜!
既然你们喜欢这碗粥,那我就……勉为其难地继续当我的“社交牛逼症”吧。
只要别让我去参加什么脱口秀大会就行。
*我耸了耸肩,迈着依然带着一丝社恐僵硬的步伐,走向我的工位。
我的“社交牛杂粥”传说,还在这个被误解的世界里,继续发酵流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