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意义上的“记忆梳理”和“生命告别”服务。
她的报告风格也变了,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分析和未来预演,而是充满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温暖细节,帮助人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与自己和解,与世界温柔告别。
“小柒,把 A-037 号客人的报告整理一下,重点是他年轻时在海边与妻子初遇的那段记忆,家属希望能更详细一些。”
秦洁对着空气吩咐。
“收到,老大。
情感模块已加载,保证甜到掉牙,温馨到落泪。”
小柒欢快地回应。
一天,一位中年女士来到工作室,对着秦洁深深鞠了一躬:“秦小姐,谢谢您。
我父亲走得很安详,他说,通过您的记忆梳理,他重新活了一遍最美好的时光,没有遗憾了。”
秦洁扶起她:“这是我的荣幸。
能帮助他平静地走向终点,也是我的慰藉。”
她曾以为自己看透了生死,现在才明白,生命最可贵的不是长度,而是它被如何记忆,以及如何被铭记。
那些闪光的瞬间,那些深情的羁绊,才是对抗虚无的真正力量。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秦洁坐在重新布置过的工作室里,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暖洋洋的。
她正在整理一份新的“生命告别”报告,这份报告的主人是一位普通的退休教师,她的一生平凡却充满了细碎的幸福。
在报告的末尾,秦洁敲下这样一行字:“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记忆都值得被善待。”
她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颈椎,然后抬头看向窗外。
天空湛蓝,白云悠悠,楼下的公园里传来孩子们隐约的笑闹声。
电脑屏幕上,不再有摇晃的第一人称视角,不再有令人窒息的死亡预演,只有她自己平静而清晰的倒影。
秦洁对着窗外,也对着屏幕里的自己,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音量开口:“我的未来,由我自己书写。”
人这辈子,最怕的就是活在别人的剧本里,演着不属于自己的悲喜剧。
幸好,她及时撕掉了那份沈教授为她精心炮制的“未来死亡预演”,现在,她要开始书写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序章”了。
她拿起桌上的一个苹果,咔嚓咬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