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她能带着琉璃鸢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这项精美的中国传统手工艺。
清妍的网店订单量也呈爆发式增长,许多款式的琉璃鸢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成功和关注,清妍并没有迷失方向。
她依然保持着冷静和谦逊。
她婉拒了博物馆的收藏请求,因为她认为,“凤凰涅槃”属于琉璃巷,属于所有为之付出过心血的人。
她决定将其安放在琉璃巷口新建的一个小型“琉璃鸢文化展示馆”中,供游客免费参观。
对于各种商业合作,她也持谨慎态度,坚持以保护和传承琉璃鸢文化为前提,不盲目追求商业利益。
她深知,琉璃鸢的复兴之路,才刚刚开始。
眼前的鲜花和掌声,只是一个起点。
如何让这项古老的技艺真正地传承下去,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才是她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远洲也提醒她:“现在是琉璃鸢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要注重品质,培养人才,完善产业链,才能走得更远。”
清妍深以为然。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琉璃巷成立了“琉璃鸢手工艺合作社”,由清妍担任理事长。
合作社旨在整合巷内资源,统一管理琉璃鸢的生产和销售,保护匠人的权益,确保产品质量。
一些原本外出打工的琉璃巷年轻人,在看到家乡的变化和琉璃鸢的前景后,也纷纷选择回乡,希望加入到琉璃鸢的制作和推广事业中来。
琉璃巷,这个曾经凋敝冷清的古巷,因为琉璃鸢的复兴,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巷子里的房屋得到了修缮,环境得到了整治,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
居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希望的曙光,照亮了琉璃巷的每一个角落。
第十八章:守护与传承琉璃鸢火了,琉璃巷也热闹了起来。
但清妍心中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技艺的生命力在于传承。
如果后继无人,再辉煌的成就也只是昙花一现。
她决定开办“琉璃鸢传习班”,面向社会招收学员,免费传授琉璃鸢的制作技艺。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热烈反响。
许多对传统手工艺感兴趣的年轻人,甚至一些中年人,都踊跃报名。
其中不仅有琉璃巷本地的居民,还有来自外地的手工艺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