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们的负担。
一日,洛依云在城南的“静思公园”散步。
这里是瑶光城少数几个允许保留自然形态植被的区域,也是许多寻求片刻安宁的人们喜欢来的地方。
在一片摇曳的银叶林中,她意外地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苏晚?”
洛依云有些不确定地开口。
那女子回过头,看到洛依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温暖的笑意:“依云!
真的是你!
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苏晚是洛依云年少时的好友,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
她的音乐充满了充沛的情感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以“逻辑音序”和“功能性旋律”为主流的瑶光城乐坛,显得格格不入。
也因此,她的音乐之路一直颇为坎坷。
两人在林间的长椅上坐下,聊起了近况。
苏晚坦言,她最近的创作遇到了瓶颈,感觉自己快要被这个城市的冰冷所同化,再也写不出那些能触动人心的旋律了。
“依云,你知道吗,有时候我真羡慕你。
虽然……虽然凌家那样对你,但至少你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我,为了迎合那些所谓的‘理性标准’,快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音符机器了。”
苏晚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与疲惫。
洛依云静静地听着,她能感受到苏晚内心的挣扎与对艺术的执着。
她握住苏晚的手,轻声道:“苏晚,情感不是缺陷,它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也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不要轻易放弃它。”
在与苏晚的交谈中,洛依云尝试着运用“灵犀万象”,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对苏晚才华的肯定,化为一股温暖的鼓励传递给她。
苏晚只觉得和洛依云聊天非常舒服,那些困扰她许久的焦虑和迷茫,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许多。
“依云,谢谢你。
和你聊过之后,我感觉好多了。
或许,我应该坚持自己的风格,写出真正属于我内心的声音。”
苏晚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彩。
告别苏晚后,洛依云心中也多了几分暖意。
能帮助到朋友,让她感到由衷的快乐。
除了故人,洛依云也结识了一些新的朋友。
其中一位,是常年在城市档案馆研究古籍的边缘学者,名叫秦明。
秦明对瑶光城之前的古文明抱有浓厚的兴趣,坚信在理性时代之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