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心永传回到歙州后,林砚秋将十二时辰砚的故事编入砚学院教材,告诫学子:“砚者,当怀敬畏之心。
纵有通天技艺,亦不可妄图逆天改命。”
那方异砚则被供奉在学院的砚道阁中,成为警示后人的圣物。
乾元二十年,皇帝特旨举办“万国砚会”,邀请天下制砚名家齐聚临安。
林砚秋与裴砚舟作为砚道泰斗,被奉为首席评委。
各国进贡的砚台琳琅满目,有波斯的宝石砚、东瀛的漆器砚,但最受瞩目的,还是砚学院学子们呈上的作品。
一名寒门学子呈上一方“山河砚”,砚台以歙砚老坑石制成,砚池设计成江河湖海的形状,砚背雕刻着万里江山。
“此砚取‘砚纳山河,胸怀天下’之意。”
学子说道,“林夫人教导我们,砚道不仅是技艺,更是心系苍生的情怀。”
林砚秋抚摸着砚台,眼中泛起欣慰的泪光。
她想起父亲含冤而死的那个雨夜,想起与裴砚舟历经的生死考验,想起在月曜城惊心动魄的战斗。
这些年的风风雨雨,终于浇灌出了砚道传承的硕果。
万国砚会结束后,林砚秋与裴砚舟回到歙州。
他们在砚学院后山开辟了一片“砚林”,每块砚石上都刻着历代砚工的名字。
春日里,砚林百花盛开,学子们常在此处研习砚道,聆听林砚秋讲述那些尘封的故事。
一日黄昏,林砚秋与裴砚舟坐在砚林的石亭中,望着远处的龙尾山。
山风拂过,带来阵阵墨香。
“这些年,你后悔过吗?”
林砚秋轻声问道。
裴砚舟笑着握住她的手:“若不是因为砚道,又怎会遇见你?
这一路,我从未后悔。”
夕阳西下,余晖为两人的身影镀上金边。
林砚秋知道,属于他们的传奇终将成为历史,但砚道的精神,就像这永不熄灭的夕阳,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在山河大地上,书写出永恒的华章。
而那方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的异砚,也将永远诉说着一个真理:真正的力量,源于正直的匠心与守护苍生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