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墨竹苍劲挺拔,竟与玉佩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我是苏三娘。”
女子关上门,语气冷下来,“墨韵阁的老执事可还安好?”
陆明砚将乌衣镇的遭遇娓娓道来,苏三娘的脸色愈发凝重:“靖王爷动作比我们想的还快。
当年墨韵阁为躲避战乱,将地宫一分为三,分别藏在三件《墨韵山河志》残卷中。
如今靖王爷已得其一,剩下两件...一件在京城的瑞王府,另一件...”她顿了顿,“在杭州知府府中。”
“我去取!”
陆明砚攥紧拳头。
苏三娘却摇头:“知府府守卫森严,且那残卷被供在书房暗格,寻常人根本接近不得。
不过...”她狡黠一笑,“三日后,知府府要办一场书画品鉴会,广邀天下文人墨客。
你既是墨韵阁后人,或许能混进去。”
接下来的三日,陆明砚跟着苏三娘学习书画技艺。
从研墨、运笔到落款,每一步都让他想起儿时偷看父亲作画的场景。
苏三娘取出半张残缺的字帖:“这是我偶然所得,你试试,能否复原?”
陆明砚接过字帖,指尖抚过冰凉的宣纸。
恍惚间,他仿佛看见父亲在书桌前挥毫的身影,那些书画口诀不自觉地涌上心头。
三天三夜,他不眠不休,终于临摹出与字帖笔锋、墨韵分毫不差的作品。
品鉴会当日,知府府张灯结彩。
陆明砚怀揣着临摹的字帖,混在宾客中踏入府门。
书房内,檀香萦绕,正中央的博古架上,摆放着一个紫檀木盒。
他佯装欣赏墙上的字画,余光却死死盯着木盒——那里头,必定藏着残卷。
“这位公子,可是来献宝的?”
一个温润的声音响起。
陆明砚回头,见一位身着月白长袍的公子负手而立,腰间玉佩雕着祥云纹,气质卓尔不凡。
还未答话,一旁的管家高声道:“这是京城来的顾公子,瑞王殿下的座上宾!”
陆明砚心中一紧——瑞王府,不正是藏有另一件残卷的地方?
顾公子上下打量着他,突然笑道:“公子临摹的字帖,倒有几分墨韵阁的神韵。
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两人来到后花园,顾公子从袖中取出半张残帖,与陆明砚怀中的临摹品严丝合缝:“实不相瞒,我也是墨韵阁的追寻者。
靖王爷狼子野心,若让他集齐三件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