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们的朋友。”
从此,雨林里的中国人,不再是“陌生的外来者”,而是“自己的族人”。
半月后,一辆黑色越野车开入村口,卷起尘土。
车中下来的是那位贵族少女——努哈·哈达雅。
她身着便装,头巾松垂,笑容淡然:“听说你住进了雨林,不来看看,好像欠了你什么。”
阿蒙笑了笑,未语。
这次,她带来了来自首都医院的医生,希望能学习“你那套草药疗法”。
阿蒙没有拒绝,也没有傲慢。
他将笔记本打开,指着页上密密麻麻的药名与配方:“不是神秘,只是自然与经验。”
努哈站在他身边,看着那些书页,忽然问:“你救了这么多人,想要什么?”
他轻声道:“我不要什么。
我只是不愿再看到一个人因为发热而死。”
她愣住,良久没说话。
那天晚上,她第一次主动留下来,与村民同坐火堆旁,听阿蒙讲中国的诗、雨林的药、和平的梦想。
三个月后,甘榜伦布南已基本清除瘴气。
阿蒙告别村民,准备返回都东沿海继续义诊。
村里老者送他出山,赠他一枚由贝壳与兽骨串成的项饰:“戴着这个,我们的祖灵会护你平安。”
阿蒙接过,郑重地戴上:“谢谢你们。
你们让我相信,语言不同,心是可以相通的。”
穆阿兹送他到山口,忽然问:“你真的打算留在文莱,不回中国吗?”
阿蒙望着远处翻腾的椰林与微光点点的村落,轻声回答:“回去的我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这里的人。”
3文莱的清晨,总是从一缕薄雾中苏醒。
浅蓝色的天光洒落在斯里巴加湾市周围的水上村落,渔舟点点、木桩屋连片,炊烟从屋顶升起,与空气中的潮湿交织成独特的南洋味道。
在这片由河流与海湾孕育出的国土上,一位从远方而来的医生,逐渐成为人人称颂的传奇。
他,不是本地人,却比许多本地人更懂这片土地的痛与疾。
他不穿白袍,却能妙手回春;不戴眼镜,却能一眼识病。
他叫吴阿蒙,中国湖南人,人称“阿蒙”。
而如今,文莱人送他一个新名字:“Tabib Sungai”——水乡神医。
1990年末,阿蒙在甘榜艾尔(Kampong Ayer)水上村设立一间简易“草药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