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活,但却带着他四处乞讨,把他养到了十岁。
可是,天不遂人愿,老乞丐最终饿死在了街头。
步凡安葬了老乞丐后,便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他流浪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老乞丐的遗愿。
老乞丐原本是个手艺人,却因为染上了赌博,赌得家破人亡,甚至把自己唯一的三岁女儿卖给了富家老爷还债。
等到失去之后,他才后悔莫及,想要去找回女儿,可是富家老爷和女儿早就离开了那个地方。
于是,老乞丐便带着半块铜板作为信物,四处流浪寻找。
而步凡,为了完成这个遗愿,也四处打听,误打误撞地进了军营,成为了北方边疆的一个伙头兵。
没想到,这一待,就让若生鸠占鹊巢,占据了这具身体。
若生手中紧握着那半块铜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老乞丐,步凡,我会帮你们完成遗愿的。”
他的声音在风中回荡,带着一丝决绝和坚定。
6、青王帝都城外,残阳如血,宛如一幅悲壮的画卷。
无双侯若生,如今他已不再是那个威震天下的无双侯,现在他叫风悲画。
至于他为何改名,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风,代表着自由,那是他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东西;而悲画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风悲画牵着战马,缓缓地离开京城。
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
一路走了十里,终于来到了一个亭子前。
这座亭子名为折柳亭,周围生长着几棵垂柳,柳枝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
相传,这座亭子是百年前京都青楼的一位花魁所建。
当时,一位世家公子即将奔赴战场,花魁为了送别他,不惜自费建造了这座亭子,并在亭中种下了几棵柳树。
从此,这里便成了人们送别亲友的地方。
关于这段佳话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
但这座亭子却被后人很好地利用了起来,成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离别的地方。
春日踏青、赠别友人、爱人定情时常都会在这里发生。
这时,在亭子里面有一个身着华丽衣袍的中年男子坐在亭内,在折柳亭旁边是一座马车。
风悲画走到亭子里面,里面坐着的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在朝堂上为他说话的青王。
青王的面前有两壶酒,这是为他和风悲画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