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下,然后喜滋滋地说:“刚刚搞到一个返现券+满减码,结账350,返了60,等于今天只花290。”
她一边装袋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对了,上周我在咸鱼卖掉你的旧路由器和一堆旧电子配件,一共赚了1342。”
“已经转你微信了,算是你投影仪的补贴。”
我:“?”
她回头朝我眨眼:“放心,我不是不让你买。
你开心我也开心。”
“但我能补的那一半,我就不让它白白变成冲动成本。”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娶的是家庭版理财天使。
她从不否定我消费的愿望。
她只是用更聪明的方式,帮我——“掏得起,也不心虚”。
—她说:“你不是不该买投影仪。”
“你是该先想清楚它在我们的生活优先级里,排第几。”
“如果是为了放松、调节心情、加深陪伴,那它不是浪费。”
“但你得承认,它不是刚需。”
“所以我会在你花掉之后,想办法找回那份心安。”
—后来我们聊起这个话题。
我说:“你真的从来没生气过吗?
我有时候挺冲动的。”
她靠着我肩膀说:“当然生气过啊。”
“但婚姻不是预算表。
它是心情和信任堆起来的房子。”
“你有花钱的自由,我有平衡账目的能力。”
“我们都努力一下,不就抵消了吗?”
—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比任何责备都有效。
我后来慢慢学会在每次花钱前,先问一句:“这个花得值得吗?”
“婉婉知道了会不会觉得我不靠谱?”
这种念头一出来,我大概率就会先放回购物车。
有时她知道我憋得慌,还主动给我制造“花钱窗口”:比如她用券抢了两张电影票,拉我去看;比如她精算出一顿米其林的双人午市套餐,比外卖还划算;比如她故意“生日月加预算”,给我定制了一套男士护理SPA体验卡。
—她从不压制我消费。
她只是用爱,给我一个可以“安心花钱”的空间。
不焦虑、不被比较、不藏着掖着。
—我曾跟她开玩笑说:“你知道你这样做,我会越来越爱你吗?”
她笑着抬头:“知道啊。”
“但我做这些,不是为了你爱我。”
“是因为,我已经选了你。”
“那我就希望你,在这个世界里,花每一分钱,都能被温柔以待。”
—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