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缺乏出路的恐惧。
这种恐惧,与他每天在“生存狂飙”中消耗自己身体的状态紧密相连。
他能看到眼前的路,却看不到终点,更看不到下一条路在哪里。
我问他关于婚恋,他再次展现出那个苦涩的笑容,用“超级副本”、“强制单身”来形容。
经济上的拮据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让他觉得组建家庭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不是不想啊,谁不想有个家,有个伴儿?
每天跑完单,一个人回到那个小房间,有时候真的挺孤单的。”
他声音低沉,“但一想到结婚要花的钱,要承担的责任,就觉得‘压力山大’。
觉得自己没本事,给不了人家一个安稳的生活。
怕连累人家。”
他眼神里的落寞很深,他对婚姻的恐惧,并非逃避责任,而是源于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和对自身能力不足的自卑。
在“生存狂飙”的过程中,他连自己的立足之地都尚未确定,更无法想象如何为另一个人筑巢。
他感觉自己在社会的评价体系中,因为职业和经济状况,被排除在组建家庭的“正常”轨道之外。
采访接近尾声,公园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周围的嘈杂声也大了起来。
小陈看了看手机,又来新单了。
他立刻从一个分享故事的年轻人,变回了那个随时待命的外卖员。
那个在“生存狂飙”中穿梭的身影,再次被系统召唤。
“莫哥,真不好意思,来单了,我得去跑了。”
他站起身,动作迅速而熟练,身体又恢复了那种紧绷的状态。
“好,小陈,辛苦啦!
今天跟我聊这么多,非常感谢你。”
我站起身,和他握了握手,他的手掌粗糙有力,带着劳作的温度,“路上注意安全啊!
别太拼了!”
“嗯!
您也慢走!”
他朝我挥了挥手,戴上头盔,骑上那辆蓝色电动车,很快汇入了城市的街头车流中。
他的蓝色身影在车流中穿梭,在算法的指令和现实的压力下,继续着他的“生存狂飙”。
6小陈的故事,至此告一段落。
他戴上头盔,身影消失在远处的车流里,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不留痕迹。
我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午后的阳光依然温暖,但心里却感受到了一丝沉重。
耳边仿佛还回荡着他那些半是自嘲、半是无奈的话语——“移动桑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