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越多志愿者的加入,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我们帮助当地引进了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改良,重新规划了产业布局,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旅游业。
孩子们又能在清澈的河水里嬉戏,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那片曾经被踩踏的“绿绮兜兰”,在专家的精心培育下,也奇迹般地焕发了生机,并且在附近区域发现了更多同类植株,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保护区。
几个月后,我再次站在那片熟悉的大山里,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景象,听着鸟儿清脆的鸣叫,呼吸着雨后泥土的芬芳,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满足。
一个穿着干净校服的小女孩跑到我身边,手里举着一幅画,画上是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还有一群快乐奔跑的小朋友。
她仰着稚嫩的小脸,对我说:“林老师,谢谢你,我们现在的水可甜了,山也变绿了!”
我摸了摸她的头,笑了。
这,才是我想要的“影响力”,这,才是我为之奋斗的“环保事业”。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我知道,环保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改变。
不久之后,“绿意未来基金”因为在寰宇污染案中的卓越表现以及后续一系列扎实的环保项目,获得了国际环保组织的认可和嘉奖。
我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了年轻一代环保领袖的代表。
有一次,我应邀参加一个高级别的环保论坛。
在会场,我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是沈皓。
他比以前憔悴了许多,穿着普通的西装,在会场边缘做着一些打杂的工作,端茶倒水,分发资料。
我们的目光有短暂的交汇。
他看到我时,眼中闪过一丝惊慌和羞愧,随即迅速低下头,仓皇地避开了。
我只是平静地移开视线,心中没有半分波澜。
有些人,有些事,过去了,就真的过去了。
他选择了虚荣和捷径,最终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而我,选择了坚守和初心,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论坛上,我分享了我们在山区进行生态修复的经验和成果,台下掌声雷动。
一位德高望重的环保前辈握着我的手说:“林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