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为难,府中没有血燕存货。
胡说,我明明看娘每日一盅的。
嬷嬷看了眼侯爷,以前都是夫人用自己的私房,每日炖好了送来的。
夫人走的时候一并带走了。
忠勇侯的脸更黑了。
大夫赶紧低下头,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忠勇侯吃软饭,这可是大消息啊,回去可以和婆娘说上好几天。
这一日奔波下来,可比上朝累多了。
这些年,那姜云过得都是这种日子?
怎么可能,她最不会让自己吃苦的了。
03太子爷有个见不得光的癖好,全长安城只有三个人知道。
<忠勇侯是第四个。
这事被捂得紧紧的。
但他年初刚站队东宫,隔天就被塞了张纸条:每月初一,送三对童男来。
老管家捧着字条直哆嗦:侯爷,这、这可是......东宫那位要的,就是阎王要的!
忠勇侯一脚踹翻炭盆,连夜把庄子上养的孤儿捆了送过去。
短短三个月,东宫后门运进去七批男童。
偌大的太子府人来人往,但这些送过去的小孩再未曾出现过。
久了,就有风言风语传出。
说东宫地下藏着能装备三万精兵的军械库。
那些孩童都是被割了舌头当苦力的。
这长安城怕是要变天。
卖馄饨的老汉数着街面巡逻的禁军,冷不防被官差捂了嘴拖走。
可流言比刀剑还快,转眼就传遍了街坊。
放屁!
皇帝摔了茶盏,朕的太子最是仁厚!
可抬头看见案桌上的奏报,这三个月长安城足足丢了八十九个男童。
没几日,朝堂外面的登闻鼓围了一堆百姓。
轮番在敲鼓。
朝堂大惊。
这登闻鼓,未递状纸就得先杖打三十,不是有天大的冤情谁会无缘无故去挨打。
只是这人数也未免太多了,竟然有百人。
值班的守卫不敢下手,群冤在历朝历代都是大案。
涉及的都是当朝权贵。
皇帝亲临审讯。
这百来个都是状告太子强抢家中幼童,有些还是城中富户。
我儿子在朱雀大街看花灯,转个身人就没了!
对对,我家的也是,我打个酒 的功夫就没了。
我家双胞胎在私塾念书,光天化日被黑衣人掳走!
皇帝捏着脑壳,示意大理寺卿询问。
大理寺卿捧着整整一百零三张血状,全是十岁以下的男童。
那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