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录。
李明博的名字和联系方式,赫然在列。
周一返校后,周允行用他那几百块零花钱,在校外一家二手手机店买了一张不记名的电话卡。
他没有直接联系李明博,而是用一种更迂回、也更符合他目前身份的方式,拨通了周乾的电话。
“爸,是我。”
周允行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少年人的忐忑与犹豫。
“允行?
什么事?”
周乾的语气有些不耐烦,显然还在为上次的事情生气。
“爸,我……我前几天帮您整理书房的时候,不小心看到您以前的通讯录,上面有个叫李明博的叔叔,您还记得吗?”
“李明博?”
周乾愣了一下,显然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但一时想不起来,“好像……有点印象。
怎么了?”
“我……我听我们学校一个计算机老师说,这个李叔叔现在在搞一个什么人工智能的公司,技术好像很厉害,就是……就是缺点钱。”
周允行小心翼翼地措辞,“爸,您以前不是总说,投资要看未来的趋势吗?
我觉得人工智能这个方向,将来肯定很有前景。
您……您要不要考虑一下?”
周乾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他自然不相信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会有什么商业眼光,但“人工智能”这个词,他最近确实也听过几次。
而且,如果是李明博的公司……他隐约记起,李明博在大学时确实是个技术狂人。
目前公司也确实需要新的增长点,而一些大型投资风险又太高。
“行了,我知道了。
你一个小孩子家,别操心这些大人的事,好好读你的书!”
周乾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但语气中却少了几分之前的尖锐。
周允行知道,鱼饵已经放出去了。
以周乾目前急于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来摆脱困境的心态,以及他对李明博“技术狂人”的模糊印象,他一定会去接触李明博。
果不其然,几天后,周允行便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前世他曾扶持过的一个小型信息咨询公司的雏形,这一世他用匿名邮件提供了几个关键的行业信息,换取了对方的一些帮助)得知,周乾私下里与李明博见了面,并象征性地投资了“启明星”十万元,算是全了当年的同学情谊,也为自己留条后路。
周允行笑了。
他知道,这十万元,在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