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不能常伴左右’。
我笑他多愁善感,心中却甜蜜难言…”接下来的几页记录了这位苏婉小姐与一位叫许明远的男子的交往点滴。
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那个年代特有的含蓄与热烈。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明远被紧急召回部队。
临行前,他将一枚玉佩系于我颈上,言道’待山河无恙,必当归娶’。
我强忍泪水,不敢让他看见…”日记在这里中断了几页,再往后翻,字迹变得潦草颤抖:“日军已逼近南京,城内人心惶惶。
明远来信说他们部队将死守城北,掩护百姓撤离…我每日在红十字会帮忙,只盼能再见他一面…”最后一页的日期是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炮声已近在咫尺,林先生说必须立刻撤离。
我将这本日记藏于此,若…若我不幸,望有人能将它交给明远,告诉他,苏婉此生无悔…”日记到此戛然而止。
我合上本子,感到一阵莫名的悲伤。
南京大屠杀正是从1937年12月13日开始,这位苏小姐恐怕凶多吉少。
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月光透过云层洒在窗前。
我猛然意识到——刚才看到的女子,很可能就是日记的主人苏婉的魂魄。
而她指引我找到这本日记,必定有其用意。
第二天清晨,我带着日记下楼找林伯。
老人正在院子里修剪花草,见我走来,眼神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