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室收到保密协议。
现在我终于能告诉你,”他的声音混着风声,“每个凌晨去太平间的步数,是为了比对小羽的遗体记录;每次捡起你没吃完的抗抑郁药,是怕你真的像药瓶标签写的那样——‘每日一片,防止心碎’。”
苏晚的眼泪砸在戒指上,映出远处救护车的红蓝灯光。
这束光曾让她恐惧,现在却成了希望的信号——就像抖音热搜上,#CT编号连成的生命轨迹#话题下,千万网友上传自己或家人的医疗单据,用编号讲述着各自的故事。
有人发现,将所有关键编号的日期串联,竟组成了“2022-2025”,正是这场长达三年的救赎之路。
“看热搜!”
顾沉打开手机,置顶的视频是小周在手术室拍的:23床妈妈抱着新生儿,床头贴着张打印纸,上面是网友P图的“CT-2025-0510-0032重生版”,孕囊数据旁盖着的不再是调解委员会的红章,而是无数个电子签名组成的“正义”二字。
弹幕如流星雨划过:“原来证据链也能是生命链!”
“每个编号都是破土的种子。”
苏晚注意到视频右下角,公益律师团队的直播正在科普“医疗单据取证三要素”,背景墙是用所有受害者编号拼成的爱心,小羽和23床宝宝的编号恰好组成了心脏的形状。
天台的风突然变暖,顾沉的白大褂终于不再沾着可疑的血渍或金箔,而是别着新的工作牌——仁济医院产科主治医师,编号0032,和她的护士编号0017刚好凑成小羽的CT尾号。
他说:“调查组允许我暂时留任,前提是建立‘医疗证据透明化’系统,每个B超单编号都会同步上传至区块链。”
苏晚摸着他新工作牌的防伪标签,突然想起设备科监控里那个捡药瓶的瞬间。
原来早在三年前,顾沉就开始在每个关键证据上留下“5.10”的印记——离婚协议的落款时间、调岗通知的生效日期、甚至抗抑郁药瓶的标签底部,都是他无声的誓言:“无论多黑暗,我都会在结婚纪念日这天,把真相还给你。”
远处传来法警收队的哨声,王建国的黑色轿车被贴上封条,车玻璃上倒映着仁和医院的招牌,“器官移植中心”的字样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