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不变,它们像晨雾中的露珠,似乎在缓慢地、不可逆转地消散,或者被“灵犀”系统日益强大的自我净化和优化机制视为“无意义的冗余数据”或“潜在的系统噪音”而逐渐清除。
时间不多了。
他必须与时间赛跑,与“灵犀”自身进化带来的“遗忘”赛跑。
“灵犀”公司的现任CEO,也是李伟曾经的挚友、大学同窗兼技术上的竞争对手,周明,很快便察觉到了系统内部这些微小却持续不断的异常波动。
周明是个纯粹的技术至上主义者,冷静、果决,他无法容忍自己主导的系统出现任何不可控的“bug”或“后门”。
他认为这些来源不明的异常数据流,即使微弱,也可能对整个“灵犀”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潜在威胁。
在一次高级别的技术会议上,他力排众议,下令,一周后,将对整个城市的“灵犀”网络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彻底的深度诊断和净化行动,清除所有监测到的“非标准数据残留”。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将李伟打入绝望的深渊。
这意味着,苏樱所有的“回声”,那些承载着她生命最后痕迹的珍贵碎片,都将被无情抹去,永远消失在冰冷的数据海洋中。
李伟必须在净化程序启动前,找到并整合苏樱意识的核心碎片——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个核心的话。
他夜以继日地分析已收集到的所有数据模式和能量特征,试图从中找出规律,推断出核心碎片最有可能潜藏的位置。
最终,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一个地方——“灵犀”系统的主服务器阵列,那座位于城市最中心、戒备森严如同军事要塞的“灵犀塔”内部。
潜入“灵犀塔”的主机房,对于如今只是一个外部顾问的李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几乎”不代表“绝对”。
他设计了“灵犀”系统的核心架构,自然也比任何人都清楚它在设计之初为了调试和紧急维护而预留的、那些理论上早已被封闭的“后门”和潜在漏洞。
决战之夜,暴雨如注,狂风卷着豆大的雨点狠狠砸在玻璃窗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为他接下来的行动而哭泣。
李伟穿着一身不起眼的深色工程师制服,凭借着对“灵犀塔”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