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个教室,而是你心里装着什么梦想。
寒假前最后一天,陈老师把必成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张报名表。
“全县中学生数学竞赛,我觉得你可以试试。”
必成看着报名表,犹豫道:“老师,这都是重点班的学生参加的...所以呢?
“陈老师挑眉,“你怕了?”
“不怕!”
必成挺直腰板,一把接过报名表。
“好样的。”
陈老师笑了,“寒假我每天上午都会来学校,你愿意的话可以来补课。”
回家的路上,必成踩着积雪,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迅速凝结。
他突然想起半年前那个跪在校门口的下午,想起父亲佝偻的背影。
除夕夜,田家难得地割了肉包饺子。
必成在厨房帮母亲烧火时,胡柳萱突然说:“你陈老师是个好人。
““嗯。
“必成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要不是他无私的关照我,我可能已经放弃了,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你爸现在去工地,逢人就夸你成绩好。”
母亲笑着摇摇头,“昨天还说要给你攒钱买台电脑,说城里孩子都有。”
必成鼻子一酸。
他知道父亲在建筑工地扛水泥,一天才挣八十块钱。
一台电脑要花掉他多少天的血汗?
“妈,跟爸说不用。
我用学校的电脑就行。”
必成轻声说,“等我考上大学,自己挣钱买。”
屋外,零星的鞭炮声开始响起,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必成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偶尔在夜空中绽放的烟花,暗暗发誓要在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不辜负陈老师的期望,也不辜负父母那被生活压弯却依然挺立的脊梁。
正月初六的清晨,霜花在窗玻璃上蔓延出奇异的纹路。
田必成呵了口白气,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指,继续在草稿纸上演算。
屋里冷得像冰窖,唯一的热源是膝盖下那个盛满炭火的木烘儿--当地农村一种冷天烤火取暖的工具。
“必成,吃点东西再学吧。”
母亲胡柳萱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红薯粥推门进来。
“马上就算完了,妈。”
必成头也不抬,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从大年初二开始,他每天跟着陈老师补课六小时,回家后再自学四小时。
那本《数学竞赛精选题集》已经被他翻得卷了边,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批注。
院子里传来咳嗽声,接着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