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天,晒得跟个非洲人一样,别提多酸爽。
一热,我们男孩子容易脱掉上衣,稻谷还未收割完,准晒脱皮,轻轻一撕,就是一大块死皮。
随着金灿灿,沉甸甸的稻谷,一把把放入脚踩式打谷机,一粒粒饱满的稻谷顷刻间落入尾箱,堆积起来。
随着一堆又一堆稻谷装入蛇皮袋,父母的脸上乐开了花,第一季开了一个好头,今年估摸着,****,还能存下不少余粮。
如同书本里描述“悯农”那样,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
收完稻谷,又开始收其他农作物,整季父老乡亲沉浸在丰收的喜悦。
忙里偷闲之际,我会跟大哥下河游泳解暑,只要泡到河里,半天的疲惫会得到极大释放,孩子多的时候,还会在浅水区打水仗,彻底释放帮家里连日收粮食的辛苦。
夜晚,分享~……一转眼,来到八五年仲夏,今年我应该11岁,个子长高不少,大小也算个孩子王,放学回家后,想玩个游戏啥的,在村头榕树下,喊一声,不出五分钟,十几个孩子到场。
前年村里拉了电线,唯一的缺点就是用电这块,电量时常不够会停电,所以煤油灯、手电筒还是夜里常备之物。
有了电之后,村里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有机会看电视。
只是那个年代,村里还没几户可以买得起黑白电视。
有电视的家庭,在村里可是香饽饽,晚上吃完晚餐后,乡亲分成几股,不论大人还是孩子,早早守在有黑白电视的人家。
晚上通电后,通电时间也有固定时间,一般晚六点到十点左右。
主家进入房间,还未打开黑白电视时,整个房间挤满了人,连床上也是。
当然啦,只有那些洗过澡的孩子,才会跑到床上占位置。
主家也不会嫌弃,反而心里得到极大满足,而且人多看电视,才过瘾,平时村头村尾聊天,也有共同话题。
主家一般搜抗日和港剧类型居多,前两者我们特爱看,当看到小日子欺负我们先辈时时,气得牙痒痒,恨不得钻进去杀了这群畜生。
有时候看到高潮处,突然就断电了,此时会引起满屋的气愤声。
究其原因,是那个年代供电量极为不稳定,黑白电视功率摆在那里,供电量低于那个功率,就会跳闸。
久而久之,乡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