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后知后觉,其实当时小伙伴们的表情是嘲笑,是嫌弃,是作为城里人的高傲,而并不是羡慕。
小孩子怎么了,小孩子的恶意从来都不加掩饰,但是当长大后常生发觉这一切的时候,他仍然没有生气,仍然没有去讨厌那时候他的玩伴,因为傲慢的孩子最是可怜,他们既没有见过青山绿水,也从来没有住过高楼大厦。
这座城市以煤矿著称,所以天空总是灰色的,地下很多地方是空旷的。
煤灰,是这座城市建筑年代感的证明。
有轨电车,是这座城市在那个年代特有的交通工具,嗯......其实就是后来的轻轨,只是更加破旧更加慢了很多。
大姨家的三哥有时候会带着常生出去玩,他的抽屉里有一大堆硬币,是游戏厅中的游戏币,据说,偶尔也能拿来当钱用。
旱冰场,台球厅,也是年轻人娱乐的场所之一,常生自恃学过几个字,便喜欢看到广告牌就想把它读出来。
“早冰场”便是出自他的杰作。
第一次带常生去坐有轨电车的时候没有坐成,因为在上电车之前尿急不小心淋了一裤子。
这应该不算是尿裤子吧?
反正坐电车成了看电车。
纵横交错的铁轨,电线,向两侧无限延伸着,累积了厚厚的一层煤灰色,铁轨上面是亮色的,偶尔会有一列绿色的电车呼啸而过,厚重且很长。
电车的速度其实很慢,但是这个速度,已经可以满足这个城市居民的应用。
如果,这种交通工具在后来的快节奏生活中得以保留,我想,那一定会成为一个很火的打卡地。
话说回来,公园,雕塑,体育场前,宏伟的大桥,才是那个年代的打卡地,因为信息流通并不发达,所以这些地点也并不是像公式一样被罗列出来,你觉得哪里好,哪里就是照片中的背景。
三哥有一台胶卷卡片相机,会经常带着女朋友,小姨还有常生去一些打卡地游玩拍照。
那一阶段,因为实现了拍照自由,所以也是常生小的时候留下影像最多的时候。
关于那些打卡地的小吃,常生只记得了一种叫鱿鱼嘴的烧烤,还有一个叫酒鬼的夹心雪糕。
好香,好吃。
......半年后,常生终于上学了。
崭新的双肩卡通书包,还有里面琳琅满目的文具,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