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们都用同情的目光看向姜元莉,开口安慰她不着急这一会,也没耽误多久。
男人们则偏头打量张建国,他们脑子里都盘旋一个念头。
姜元莉说的张建国是他们认识的那个吗?
虽然这么想,但说出来的话却是赞同姜元莉。
张建国听他们夸赞的话,脸色越来越黑,冷哼一声想走,但想到周震山警告他的话又不敢走。
“姜知青说的没错,张桂花虽然是我的媳妇,但她做了错事,我作为村里的大队长,当然不能包庇她。”
姜元莉冷笑看着,心里简直要为苏念初的先见之明鼓掌。
张建国是自私自利,但家里三个儿子一起求他,再加上张桂花娘家家庭条件要比张家好不少,为了安抚她娘家,张建国还真有可能让全村人反水,事情会有回转的余地。
只有让张建国明白,保下张桂花就意味他的大队长位置岌岌可危,为了自保他才会舍弃张桂花。
苏念初让周予安说那些话,只是想让他知难而退,没想到他这么胆小怕事,为了撇清嫌疑居然主动提出要送姜元莉去报案。
怕张建国下黑手,苏念初不敢让林棠眠陪她去,只能让周震山和周予安走一趟了。
这个年代警力本来就紧张,这几天又是年关,小偷猖狂,虽然立了案但暂时没空来大队调查情况,得等几天。
周震山去镇上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办,他要去找以前在部队的旧友,有两个就在驻扎在这边的军营里。
周家平反的事大概明年秋天就能有眉目,他要确认是谁递的举报信,是谁要借苏念初的手害他们两家。
张健国该说的话说完,马不停蹄地走了。
周家的春联让周予安跟着去拿,周震山手里捏了几张信纸,他要回去写几封信。
周家一共要写六张春联,数量不算多,周予安很快拿到东西,但是他要等村里的都拿完才能一起回去。
空闲的时候,周予安在隔壁村到处转了转,想起苏念初叮嘱他的事,他问了几个村里人在知青所边上找到一所小学。
这个村里肉眼可见条件要好一些,村小学虽然破旧,但该有的东西都有,占地挺大的,有几间教室桌椅上落了灰,似乎是很久没有学生使用过。
周予安猜测公社里愿意让孩子来读书的人应该不多,毕竟一个半大孩子都能一天能挣六公分。
来上学要花钱不说,家里的劳动力也少了。
周如意和周祈年以前在首都是一直在读书的,军属大院里有机关学校,他们读到四年级,才因为一些原因休学。
现在到乡下,没有那么多限制,周予安和苏念初想的一样,要让他们继续读书。
局势变化莫测,指不定哪天就天光大亮。
早做准备对他们的未来很有帮助。
就是这个小学离村里有点远,开拖拉机要半个小时,近乎一半的路都是山路,两个十一岁的孩子走不动也不敢让她们独自走。
得回去和苏念初商量一下。
一圈转完,春联已经写得差不多,周予安就坐在拖拉机上等。
开拖拉机的年轻小伙是之前票选大队长差张建国两票的张庆国的小儿子,叫张卫东。
一堆男人斥责姜元莉的时候只有他没有说话,不仅在阻拦他们,甚至还和其中说得最难听的男人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