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
三中旧实验室在操场西北角,外墙爬满爬山虎。
林秋跟着陈薇经过走廊时,看见公告栏贴着张泛黄的表彰名单,“张建军”的名字下面,写着“优秀班主任,所带高三二班在2008年高考中全班过一本线”。
他的手指划过名单,突然发现“陈薇”的名字出现在“优秀学生”栏里,照片上的女孩扎着马尾,无名指根部没有任何胎记。
<实验室的铁门挂着新锁。
陈薇掏出钥匙时,林秋看见她钥匙串上挂着枚银色校徽,和他捡到的那枚一模一样。
门开的瞬间,腐木味混着铁锈味涌出来,靠墙的实验台上,摆着七个玻璃瓶,每个瓶里都泡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眼睛被挖去,眼角下方印着五角星——最新的那个瓶子,泡着的正是老金的照片。
5 循环者的名单实验室的铁皮柜里,整整齐齐码着二十本档案。
林秋翻开标着“2018”的那本,第一页是他的个人信息,照片下方盖着“已激活”的红章,第二页贴着母亲陈素梅的死亡证明,死因写着“器官衰竭”,但死亡日期却是2008年——比那场火灾早了三个月。
档案里还有张收据,显示有人在2008年3月12日,向“江阳制冷设备厂”支付了19万元,用途栏写着“第19次循环启动”。
“你在看什么?”
陈薇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
林秋迅速合上档案,发现她手里拿着个U盘,正是从实验室电脑上拔下来的。
女人的目光扫过他胸前的校徽,瞳孔微微收缩,“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老金会死?
还有冷库街13号的工厂,你去过几次?”
窗外传来乌鸦的嘶鸣。
林秋盯着陈薇左手上的胎记,突然想起档案里2008年的照片,那时的她右手才有印记。
他摸向口袋里的校徽,指尖触到背面的“19”,突然福至心灵:“你是不是也参与了循环?
三年前那场火,根本不是意外,是你们在做实验对吗?”
陈薇的身体猛地绷紧。
U盘从手中滑落,在地面滚出刺耳的声响。
林秋趁机冲向铁门,却被她拽住手腕,警用辣椒水的瓶盖已经打开:“别动!
我告诉你——”她的声音突然哽咽,“二十年前,我妈也是循环实验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