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半江芙蓉两心知冯春冯春长 番外

第14章

发表时间: 2025-05-04
船吧,省得总晕船。”

两个男人相视而笑,惊起苇丛中的白鸥,双双向海天相接处飞去。

素心望着他们,想起多年前的醉花楼,想起秦淮河的灯影,想起渔村的第一盏渔火。

原来这世间最难得的,不是“愿得一心人”,而是“三人共此灯”——蒋渔的粗粝手掌,冯春的温润墨香,菱生的稚子笑闹,在时光里酿成最醇厚的酒,让她的余生,既有渔舟唱晚的踏实,又有诗书相伴的清辉。

暮色漫来时,三人一船缓缓靠岸,菱生举着刚捕的小鱼,嚷着要“给爹爹们下酒”。

素心看着蒋渔替冯春拍去衣上的芦苇絮,看着冯春替蒋渔揉按发疼的膝盖,忽然明白,有些情分,早已超越了男女之爱,是岁月织就的网,是时光酿成的酒,是无论潮起潮落,都稳稳托住彼此的岸。

金陵柳氏女嫣然,本系书香闺秀,因罹家难,误落烟花之地。

姿若芙蓉承露,才比谢女咏絮,逢应天冯生春,以诗笺订盟,以香囊寄心,原拟“双清”共守,不意门第相妨,风波陡起。

既而投江遇救,为渔夫蒋渔所拯,更名素心,隐于渔村茅舍,织网补衣,渐谙烟火真味。

冯生情痴,遍寻江海,终得重逢,见其鬓边野茉代芙蓉,掌心粗茧换丹蔻,虽痛彻前盟,却喜得安然。

蒋渔讷于言辞,而胸藏暖日,渔网为笺,渔火作墨,默默织就半生安稳。

于是三檐共烛,两桨同波:朝则冯生课子《千文》,蒋渔理网滩头;暮则素心调和羹汤,三人围炉话旧。

秦淮河灯影与渔村潮声相和,文人墨香共渔夫盐味同酿,竟成一段“芙蓉开两色,双网共潮生”之奇谭。

其间或有雨打芭蕉之愁,雪压茅檐之困,然菱姑笑闹于侧,稚子绕膝于前,终化百炼钢为绕指柔。

盖闻情之所钟,不限雅俗;缘之所系,岂论贵贱?

看他墨笔补网、渔刀裁诗,共织人间最真滋味——不过是粗茶淡饭里的三分暖,细语长夜里的两心知,于时光深处,酿成一阙不落的《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