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远王秀兰的其他类型小说《一个县城青年的商业破局之路林远王秀兰全文》,由网络作家“杜小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张总发来消息:“亚马逊全球开店计划,江苏区缺个懂线下零售的操盘手。”他摸出烟盒,发现只剩半根,想起母亲昨天在电话里说:“晴晴考上南财了,你爸要是知道,得多高兴。”大年初三,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铺大多还关着门。林远蹲在3楼C区218号仓库门口,用钥匙刮掉门上的铁锈。空气中飘着胶水和塑料的味道,他想起苏宁小店凌晨的理货区——同样的冷清,同样藏着即将爆发的生机。“远哥,这地方租金30块一平,比杭州便宜一半。”周宇拖着行李箱进来,这位前苏宁供应链主管的袖口还沾着搬家时的灰尘,“我把老家房子卖了,凑了20万。”启动资金是55万:林远的40万(校园平台分红),周宇的20万,加上母亲抵押老家房产贷的50万。王秀兰把存折推过来时,手指在“抵押贷款”...
《一个县城青年的商业破局之路林远王秀兰全文》精彩片段
,张总发来消息:“亚马逊全球开店计划,江苏区缺个懂线下零售的操盘手。”
他摸出烟盒,发现只剩半根,想起母亲昨天在电话里说:“晴晴考上南财了,你爸要是知道,得多高兴。”
大年初三,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铺大多还关着门。
林远蹲在3楼C区218号仓库门口,用钥匙刮掉门上的铁锈。
空气中飘着胶水和塑料的味道,他想起苏宁小店凌晨的理货区——同样的冷清,同样藏着即将爆发的生机。
“远哥,这地方租金30块一平,比杭州便宜一半。”
周宇拖着行李箱进来,这位前苏宁供应链主管的袖口还沾着搬家时的灰尘,“我把老家房子卖了,凑了20万。”
启动资金是55万:林远的40万(校园平台分红),周宇的20万,加上母亲抵押老家房产贷的50万。
王秀兰把存折推过来时,手指在“抵押贷款”几个字上停留很久,“隔壁李婶说,现在流行跨境什么的,你小心点。”
老人鬓角的白发又多了,在台灯下像层薄霜,少年时觉得无比坚实的脊背,如今竟有些佝偻。
选品会议开了整夜。
周宇对着电脑屏幕皱眉,“家居用品竞争太激烈,亚马逊BSR前100都是中国卖家。”
林远咬着笔杆,目光停在Google Trends的曲线图上——“home gym equipment”搜索量从2019年12月开始飙升,美国地区涨幅达217%。
他忽然想起在西安时,看见居家隔离的白领在小区里用瑜伽垫锻炼,“就做健身小件,瑜伽垫、弹力带、握力器,轻小件,好运输。”
二、风暴前夜的幸存者第一批货在2020年3月抵达宁波港。
林远站在集装箱码头,看着吊车将货柜缓缓吊起,海风中带着咸涩的腥气。
周宇举着对讲机大喊:“小心点,别刮花了包装!”
他摸出手机,屏幕上显示亚马逊后台数据:瑜伽垫上架三天,出单量127单,好评率95%。
忽然想起张总说过的话:“商业机会就像海浪,抓住前浪的尾巴,才能乘上后浪。”
转折发生在4月。
全球疫情爆发,海运价格飙升,上海到洛杉矶的集装箱运费从2000美元涨到8000美元,舱位一票难求
nda在视频里举起他们的弹力带,露出小麦色的手臂时,评论区瞬间被“Where to buy?”
刷屏。
那周的销售额突破100万美元,仓库的打包机24小时运转,周宇的嗓子喊得沙哑,“我们是不是在做梦?”
广交会上的冲突像是注定的戏码。
林远站在展位前,听着隔壁外贸公司的老板跟客户吹嘘:“我们做外贸二十年了,什么风浪没见过?”
那人转头看见他的展位,忽然提高声音,“现在的年轻人啊,就知道搞什么网红带货,能长久吗?”
林远笑了笑,打开手机调出TikTok后台数据,单场直播GMV202万美元的数字在屏幕上跳动,那人的脸色瞬间变了。
四、悬崖边的平衡木2021年圣诞夜,林远在洛杉矶的办公室里拆礼物。
苏晴递来个小盒子,里面是支钢笔,“看你总用圆珠笔,这个顺手些。”
这位留美硕士是Amanda的助理,此刻穿着红色毛衣,耳垂上的珍珠耳钉轻轻晃动。
手机在桌上震动,是徐静发来的消息:“圣诞快乐,要不要聊聊下轮融资?”
他摸出钢笔,在纸上写下“资本是双刃剑”,墨迹在纸页上晕开小团阴影。
危机在2022年3月悄然降临。
亚马逊突然修改review政策,大量刷单账号被封,林远看着后台好评率从95%跌到82%,心跳陡然加速。
周宇冲进办公室,“供应链那边说,原材料涨价30%,我们的利润快没了!”
窗外的洛杉矶阳光刺眼,他想起四年前在江北新区的小店,同样是利润被挤压的绝境,不同的是,这次背后有几十号员工,有母亲的房产,还有红杉的资本。
“转型吧。”
苏晴把调研报告推过来,“新能源储能设备,美国市场需求增长170%,我们有供应链基础。”
她的指尖划过“锂电池便携电源”的产品图,“而且,这符合国内双碳政策。”
林远盯着她袖口露出的手表——积家,他在徐静手腕上见过同款。
远处传来港口的汽笛声,他忽然想起宁波港的夜晚,那些沉默的集装箱里,藏着无数人的命运。
母亲的电话在这时打进来,背景音里有鞭炮声——老家在过元宵节。
“小远,李婶说你在美国成大老板
她新烫的卷发上,泛着柔和的光,他忽然发现,她笑起来像母亲年轻时的照片。
危机在奠基仪式后悄然降临。
周宇冲进办公室,手里攥着份财经新闻,“锂价暴跌30%!
赣锋锂业已经开始裁员了!”
电脑屏幕上,碳酸锂价格从60万/吨跌到40万/吨,K线图像道陡峭的悬崖。
林远摸出沈曼送的钢笔,在纸上写下“产能过剩”四个字,墨迹被冷汗晕开小团阴影。
远处传来产业园施工的轰鸣,他想起陈辉在论坛上说的话:“新能源不是慈善,是血腥的战场。”
徐静的电话在午夜打来,背景音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喧闹。
“我们打算领投你的B轮,”她的声音带着时差的疲惫,“估值按之前的八折,怎么样?”
林远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母亲的房产还在抵押中,想起沈曼为了项目推掉的晋升机会。
钢笔尖在纸上戳出个小洞,他听见自己说:“我要的不是注资,是资源整合。”
徐静笑了,那是她第一次露出破绽,“林远,你终于学会谈条件了。”
妹妹的婚礼定在五一。
林远看着请柬上“林晴&李强”的名字,想起批发商的儿子小时候总来粮油店偷糖果。
王秀兰在电话里絮叨:“李婶说,他们家在县城买了商品房,阳台能看见护城河。”
他摸着西装内袋的U盘,里面存着与红杉的对赌协议——若2025年不能上市,他将失去公司控制权。
远处的工厂亮着灯,像座永不熄灭的灯塔,他忽然想起沈曼在暴风雪中说的话:“有时候,退路就是绝路。”
深夜的实验室里,沈曼正在调试新设备。
林远推门进去,看见她白大褂上的污渍,“该换件新的了。”
她头也不抬,“等项目验收完吧。”
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织出银色的网。
他忽然想起亚马逊爆单那晚,自己也是这样站在仓库里,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手机震动,徐静发来条消息:“听说你在谈科创板上市?
巧了,红杉刚投资了你们的竞争对手。”
第五章 商业帝国的成人礼一、上市钟声里的博弈2025年春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晨光带着金属的冷冽。
林远站在贵宾室里,对着镜子调整领带,看见西装内袋露出的一角——那是母亲塞进来
第一章 县城少年的破局心一、油盐酱醋里的困局苏北四月的风裹着油菜花的腥甜,刮过青石板路时卷起几粒盐粒,粘在“王记粮油店”褪色的红布招牌上。
林远蹲在灶台前添煤球,听着母亲王秀兰在里屋拨拉算盘,噼啪声混着隔壁肉铺的剁骨响,像极了他高中课本里描述的“工业文明前的市井交响”。
“小远,把上个月的进货单拿过来。”
母亲的声音带着慢性咽炎的沙哑,围裙上还沾着今早磨豆浆的豆渣。
林远掀开斑驳的木柜,露出压在最底层的账本,泛黄的纸页上用铅笔写着:“欠李记粮油23450元,欠煤厂8900元”,最后一笔是妹妹林晴的学费——择校费15000元,用红笔圈了三遍,像道渗血的伤口。
“妈,我考上大学就去做兼职,学费不用愁。”
林远把搪瓷缸推过去,里面是晾温的大麦茶。
王秀兰没接,从围裙口袋里摸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露出只旧银镯子,“昨天去镇上问了,能当800块。”
少年的手指猛地攥紧账本边缘,指节泛白,他看见母亲鬓角新添的白发,在晨光里晃得刺眼——那是父亲出殡那天都没来得及掉的泪,凝成了霜。
2015年9月,林远背着母亲缝的蓝布书包,站在南京财经大学门口。
迎新横幅在秋风里猎猎作响,他闻着空气中悬浮的咖啡香,想起县城高中门口的杂粮煎饼摊。
宿舍在南苑302,推门时正看见戴眼镜的男生蹲在地上数钱,二十元的钞票堆成小山坡,“我叫陈立,计算机系的,卖二手教材赚的。”
男生抬头,镜片后的眼睛发亮,“你闻见没?
这是信息差的味道。”
二、校园里的第一桶金第三个周末,林远跟着陈立去了跳蚤市场。
秋阳晒得人发昏,二手教材摊前围满新生,穿格子衫的学长正唾沫横飞地推销:“这本书原价88,现在30拿走,考试重点都划好了。”
陈立戳戳他胳膊,“看见没?
他们从毕业学长那收书5块一本,翻三倍卖。”
林远弯腰捡起本《市场营销原理》,扉页上贴着张泛黄的借书卡,最后一次登记是2012年4月——知识的传递链条在此处出现了断层,而他嗅到了缝隙里的金光。
“我们做个平台吧。”
着新围裙,正在给客人称小米,“小远,帮妈看看电子秤是不是不准。”
他接过秤,看见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忽然想起少年时蹲在灶台前添煤球的清晨。
“妈,以后别开店了,跟我去南京吧。”
王秀兰摇头,“这里都是老邻居,你看,晴晴的婚纱照还挂在里屋呢。”
李强的父亲坐在门槛上抽烟,看见他时慌忙站起来,“林总,当年的事......”林远摆摆手,“早忘了。”
他看着面前的中年人,想起母亲账本上的欠款,想起妹妹婚礼上那人欲言又止的神情——有些恩怨,在时光里会自动风化。
傍晚时分,他独自走到护城河边。
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像个正在奔跑的少年。
手机响起,是陈立发来的照片:当年的校园平台小程序截图,最后一条更新停在2017年6月15日,“感谢南苑生活圈,让我赚到第一桶金。”
他笑了笑,删掉对话框,抬头看见一群候鸟正掠过天空,翅膀切开暮色,划出优美的弧线。
远处传来母亲的呼唤,“小远,吃饭了!”
他转身走向灯火通明的家,看见沈曼正帮母亲摆碗筷,妹妹抱着孩子在院里玩耍,墙上的婚纱照里,李强穿着西装,笑得像当年偷糖果的少年。
风掠过河面,带来油菜花的腥甜,那是苏北四月的味道,是所有故事开始的地方。
(全文完)
最新评论